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19三萬億市值蒸發:機構調倉大盤股 創業板蹺蹺板

  • 發佈時間:2015-01-26 08:14:3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19日,滬指暴跌7.7%創紀錄,以券商為首的大盤股遭到機構大幅拋售;而創業板指則連續創下歷史新高,再度成為“主戰場”,銀之傑一月翻倍。

  理財週報記者 張偉賢/廣州報道

  1月19日早盤。受證監會[微網志]發佈消息規範“兩融”業務、銀監會對商業委託貸款的資金來源和用途進行明文規範等消息影響,A股烏雲籠罩。

  9點30分,中信證券(600030.SH)、海通證券(600837.SH)等處於風口浪尖的券商股直接以跌停開盤。

  恐慌情緒迅速蔓延。滬深兩市震蕩下行,收盤雙雙暴跌。其中,上證綜指收盤暴跌7.70%或260.15點,報3116.35點,創近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則暴跌6.61%。

  截至收盤,逾160隻股票跌停,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字頭大盤股。券商、銀行、保險等金融股全線跌停,無一倖免。

  一天之內,A股蒸發29616億元,創歷史最高紀錄。交易所公開交易數據顯示,當日機構大幅拋售券商等大盤藍籌,僅國信證券就被三大機構拋售近5億元。

  與此同時,兩市風格轉換愈演愈烈。

  創業板指當日逆勢拉升,盤中一度大漲超過3%,再創歷史新高。銀之傑(300085.SZ)、東方財富(300059.SZ)等個股紛紛創下歷史新高。

  而根據理財週報記者的統計,最近10個交易日之內,有44隻創業板個股創下了歷史新高。也就是説,大盤劇烈震蕩期間,超過十分之一的創業板個股悄然創下了歷史新高。

  “經濟轉型與發展的根本動力在創業板,而創業板也代表中國的未來。”上海阜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衛民對記者表示,“創業板一直都是主戰場。”

  機構調倉指數巨震,大盤股進入調整期

  1月16日,滬指收盤再漲1.20%,報3376.50點,盤中最高達3400.32,再度突破3400點整數關口,距數日前創下的3404.83點高位也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然而,新高卻突然變得可望而不可及。

  當日盤後,證監會公佈融資類業務檢查處理結果,券商融資類業務現場檢查情況總結為“總體運作平穩,風險相對可控”,但對中信、海通、國泰君安等大券商“暫停新開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限制券商向證券資産低於50萬元人民幣的客戶開展兩融業務。

  與此同時,銀監會也發佈了《商業銀行委託貸款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首次對商業委託貸款的資金來源和用途進行明文規範。

  受此影響,1月19日,滬深兩市雙雙大幅低開,全天震蕩下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收盤暴跌7.70%或260.15點,報3116.35點,創近7年來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則暴跌6.61%。

  截至收盤,逾160隻股票跌停,其中絕大多數為中字頭大盤股。券商、銀行、保險等金融股全線跌停,無一倖免。

  一天之內,A股蒸發29616億元,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投資者奪路狂奔的心態在當日中信證券的跌停板封單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截至收盤,中信證券報29.62元,而跌停板上排隊拋售的股票超過700萬手(7億多股)。也就是説,至少有200億的資金在排隊逃跑。

  然而,當日全天僅僅成交了不到50萬股,成交金額14.7億元,絕對多數投資者連割肉的機會都沒有。

  實際上,中信證券此輪領跌券商股,除了被證監會“暫停新開融資融券賬戶三個月”外,還有另外一則利空。

  中信證券1月16日發佈公告稱,1月13日-16日,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減持公司3.16%股份,約為3.48億股。按照中信證券1月13日至16日平均32元左右的股價計算,該筆減持金額達到110億元以上。

  “證監會處理兩融事件表明短期內監管層態度由放鬆轉向對風控強調,此外中信還遭到大股東減持。”國泰君安趙湘懷錶示,“相關事件發酵下,投資者情緒雪上加霜,後續券商股板塊回調壓力較大。”

  交易所公開交易數據顯示,急於拋售套現的,不僅有中小投資者,還有機構。

  當日,以券商為首的大盤股遭到機構的大幅拋售。其中,國信證券由於“當日跌幅偏離值達7%”和“當日換手率達到20%”登上交易龍虎榜。龍虎榜顯示,當日三大機構分別拋售1.65億元、1.63億元和1.49億元,分別位列當日賣出席位的第二、第三和第五位,三個機構累計拋售金額高達4.77億元。

  此外,中國南車當日也因為“當日漲幅偏離值達7%”登上了交易龍虎榜。數據顯示,該股當日也被一機構大幅拋售1.11億元。

  1月20日,滬深兩市出現超跌反彈,全天震蕩回升。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1.82%,報3173.05點;深成指則上漲2.09%,報10996.48點。

  不過,券商股依舊領跌兩市。截至收盤,中信證券再度暴跌9.89%,海通證券則大跌8.83%,整個券商板塊繼續大跌5.01%。

  機構資金則繼續流出。當日,中信證券因為“當日跌幅偏離值達7%”登上交易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兩個機構分別拋售中信證券2.72億元和2.49億元,分別位列賣出席位第三和第五位。此外,有一個滬港通專用席位拋售中信證券3.49億元,列賣出席位第一位。

  而在買入席位上,看不到任何機構的身影。不過,有一個滬港通專用席位買入了3.82億元,列當日買入席位第二位,其餘搶反彈的資金均是遊資營業部。本輪券商大漲行情經常出現在中信證券交易異動資訊中的海通證券上海建國西路證券營業部當日大幅買入6.6億元抄底,資金實力甚至讓機構汗顏。

  此後數日,大盤在抄底資金的推動下持續反彈,甚至一度創下反彈新高。

  1月23日,滬深兩市高位震蕩,收盤漲跌互現。其中,上證綜指收盤漲0.25%,報3351.76點,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盤中更一度創下3406.79點的反彈新高;深成指則小跌0.30%,報11436.29點。

  而券商股也集體迎來了超跌反彈。以中信證券為例,1月23日中信證券盤中也一度大漲逾7%,最高觸及30.43元,較1月20日26.66元的最低點大幅反彈超過14%。

  “非銀金融股下半場:券商做波段,保險做趨勢。”趙湘懷進一步表示,“短期內券商的增量資金、日交易量、監管態度三個指標近期都已出現階段性回落,券商板塊短期承壓。回調充分後建議增持投行待審項目多或契合國企改革主題的券商/綜合金融機構,推薦西南證券(600369.SH)、錦龍股份(000712.SZ)等。”

  風格轉換愈演愈烈,創業板44股創歷史新高

  券商股跟著大盤巨震,而創業板這邊則風景獨好。繼1月19日創業板指數盤中再度創下1691.14點新高後,此後創業板再接再厲,幾乎每天一個歷史新高。

  1月20日,創業板指數暴漲4.34%,一舉拿下1700點整數關口。國産軟體、智慧醫療等概念集體爆發,逾30隻創業板個股漲停。

  “創業板指數和個股的新高,將成為新常態。”張衛民表示,“創業板是本輪經濟轉型的動力,受到政策的扶持和引導。本輪牛市也必將是創業板的超級牛市,正如我此前一直強調的一樣,創業板指數未來有望漲到5000點。”

  當日,銀之傑、東方財富兩大明星股均再度漲停,都創下歷史新高。事實上,自1月5日以來,創業板個股就開始大幅反彈,而理財週報也在3周前開始指出市場風格出現切換,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根統計,在最近的十個交易日內,創業板有44隻股票創下歷史新高,佔創業板總個股數413隻的10.6%,超過了十分之一。

  自1月5日以來,東方財富從最低的25.50元一路飆升至1月22日的46.27元,不到一個月內即大漲81.45%。而在同期,銀之傑更從最低的33.90元暴漲至最高的67.68元,漲幅接近翻倍。

  事實上,上述兩大股票除了受到創業者整體反彈的推動,各自也大有文章。

  銀之傑1月6日公告稱,其參股子公司北京華道徵信有限公司被中國人民銀行[微網志]列入“開展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機構名單”。而銀之傑本輪行情的爆發點,也正是其沾上個人徵信概念之時。

  就在前一日,中國人民銀行[微網志]網站發佈了“人民銀行印發《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的消息,要求華道徵信及其他七家機構做好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準備時間為六個月。

  東方財富近期的重大利好消息也是連續不斷:繼去年12月份公告擬收購香港券商寶華世紀證券之後,1月9日晚間又發佈業績預告,預計2014年實現凈利潤1.55億元至1.75億元,同比增長2999%至3399%。

  在多重利好的推動下,上述兩隻股票都走出驚人大漲行情。而盤後的交易數據則顯示,以銀之傑、東方財富等為代表的本輪創業板大漲行情,還得到機構認可和加倉。其中,東方財富在最近一個月內共有11個機構現身交易龍虎榜,其中買入次數為6次,累計買入金額3.2億元;而賣出次數則為5次,累計賣出金額2.14億元,機構買入意願明顯強于賣出意願。

  在機構看來,本輪創業板的大漲行情,有其合理和必然性,但對創業板的後市仍存分歧。

  “創業板近期最大回調超15%,1400點位置有支撐,短線繼續反彈概率大,正如低估值藍籌終有崛起的一天,優質成長股也不會一直被拋棄。”華泰證券潘俐俐表示,“目前行業和主題輪動特別快,比較考驗投資者的擇時能力。”

  “創業板存在短線上漲動量,長線依然維持相對弱勢。”申萬宏源丁一則直言,“創業板中線和短線得分快速回升,存在較強的短期上漲動量,另一方面,創業板長線得分下降幅度在所有寬基中依然最大,因此維持創長線相對弱勢判斷。”

  短期面臨方向選擇,中長線慢牛格局未變

  1月23日,滬深兩市高位震蕩,收盤漲跌互現。其中,上證綜指收盤漲0.25%,盤中一度創下3406.79點的反彈新高;深成指則小跌0.30%。

  不過,近期表現強勢的創業板則出現明顯回調,領頭羊東方財富、銀之傑均大跌逾9%,創業板指數大跌2.68%。短期看,大盤和創業板均再度面臨方向選擇。

  “去年下半年以來大盤股的上漲都是估值修復行情,而目前來看估值修復行情已到階段性尾聲。”張衛民進一步表示,“短期來看創業板雖然也有一定的調整壓力,但後市創業板仍會是主戰場。”

  “預計在基本面較為穩定背景下,過激反應風險釋放後,後市仍有繼續上漲潛力,慢牛行情可期。”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則對記者表示,“結構上,融資盤偏少的中小盤股短期抗跌性更強,但中期看,低估值的金融,大盤藍籌板塊仍將有顯著收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