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證監會:IPO和再融資審核將“全透明”

  • 發佈時間:2015-01-24 09:47: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1月24日消息(記者丁玲娜)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想上市、再融資的企業過發審會,曾經因為資訊不透明,顯得高深又神秘。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天表示,今後,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和再融資審核過程中的反饋意見,以及發審會委員向企業提出的問題和審核意見,都及時向社會公佈。如此一來,資訊公佈的尺度會有多大,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審核過程的神秘面紗將落下

  按照證監會的相關規定,企業IPO和再融資的審核過程,今後將進一步引入社會公眾和媒體的監督,相關的反饋意見和詢問過程,都會及時在證監會官網相關欄目中公佈,那層神秘的面紗將落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介紹:

  張曉軍:自2015年2月1日起,對於首發、配股、增發、可轉債等適用普通程式的融資品種,在發審會召開當日,將委員在發審會上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隨會議表決結果一併向社會公開。

  這種公開,在投資者和上市公司看來,都是不小的進步。股民于浩東説,企業IPO資訊,是投資者眼中的稀缺資源

  于浩東:加大透明度,使得(投資者)在選股上也好,或者對公司、行業基本面,都會有更加細緻的了解。

  突破尺度大

  曾參加過多個企業IPO發審會的某企業負責人認為,過會當天就向社會公佈詢問的問題和表決結果,跟以往比,這種突破的尺度較大。

  某企業負責人:發審委提一些問題,一般董事長、保薦人會回答這些問題,完了以後它有一個過程,通知你是否過會,不會對發審過程進行公開。

  然而這種公開,最終尺度應該有多大?投資者和企業有不同的訴求。投資者希望的是,跟投資決策密切相關的關鍵資訊不能少。

  于浩東:上市公司公開募集資金最終能帶來的回報的確定性,再比如增發審核過程中,我們更希望了解到具體的定價機制。

  謹慎把握資訊公開方式

  過會的企業,一方面希望公開資訊,能增進企業與投資者的互動,同時也擔心,如果資訊公開的方式不當,有可能招來投資者的誤解,這對資訊公開的程度和方式,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某企業負責人:回答問題的過程當中,社會公眾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發審委的理解可能會有矛盾和歧義,如果有些資訊公開的度不恰當,可能會産生負面影響,我擔心這個。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