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 發佈時間:2015-01-24 06:02: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在國外熱播,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亞洲甚至歐美地區引發熱議……我國文化産業走出去方興未艾。

  我國的文化産業如何更好地走出去,關鍵是文化作品能夠被國外的觀眾認可和接受,能夠接上當地的“地氣”,能夠“走進”當地。

  我國的文化産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搭建共用的平臺,需要文化資本探路先行。

  海推內容“接地氣”

  那些“叫好”又“叫座”、負載中國人價值觀的文化産品,能夠真正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影響,符合當下文化市場的需求

  “我的家人在非洲就能看到我配音的節目,我媽媽還成了中國電視劇的‘劇迷’。”來自坦尚尼亞的大衛,現在是四達時代通訊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一名配音員。在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公司裏,他每天和來自非洲其他國家的同事一起,用斯瓦西裏語等非洲語言為《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配音。“這些電視劇在非洲市場的收視率可是很高的。我的家人也為我的工作感到自豪。”他説。

  “我們在肯亞首都內羅畢的四達時代非洲總部及影視譯製基地已經開建,佔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總投資8000多萬美元,預計今年年底建成,屆時可以滿足更多非洲民眾對中國影視劇的需求。”四達時代董事長龐新星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在非洲國家的節目平臺已有320多個頻道,可用英、法、葡、斯瓦西裏、豪薩等8種語言播出。

  近年來,隨著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國內大量影視作品、出版讀物、文藝演出紛紛走出國門。如何能讓這些作品接上當地的“地氣兒”,成為“文化海推者”們反覆思索和實踐的方向。

  從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在坦尚尼亞等國熱播,到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亞洲甚至歐美地區引發熱議……人們發現,越來越多反映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和日常風貌、帶著“中國溫度”的文化作品成為海外觀眾的關注熱點。“這些節目之所以獲得喜愛,在於其講述了中國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帶著文化氣質和生活氣息,引發人們的共鳴。”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副局長趙海生説。

  尊重市場和觀眾的選擇,是“文化走出去”的一條“鐵律”。把脈市場的關鍵,在於觀眾對內容和故事了解與認同的程度。上海芭蕾舞團在“中華風韻”美國巡演中,曾推出兩部戲售賣:歐洲古典芭蕾《仙女》以及中國民族芭蕾《梁祝》。上海芭蕾舞團本來認為,古典芭蕾更容易為當地市場所接受,沒想到在最終售出的32場演出中,《梁祝》佔到28場。

  “《梁祝》是個體現人類共同美好情感的愛情故事,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這樣一個故事‘芭蕾化’以後,國外觀眾能接受。”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張宇認為,那些“叫好”又“叫座”、負載中國人價值觀的文化産品,能夠真正有效實現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影響,正是當下文化貿易和市場所需要的。

  “平臺化苗頭”初現

  文化企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文化企業網際網路化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打造網際網路文化企業走出去的創新平臺,成為迫切需求

  通過海外市場成熟渠道“借航出海”,是許多文化企業走出去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實力增強及國際視野拓寬,一些企業開始選擇自建渠道“造船出海”,自建平臺“海納百川”。這種戰略佈局和組合,將為文化走出去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我們將搭建一個公益平臺。國內具有市場潛力的創意産品,都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尋求資金支援和項目合作機會,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記者在2014年底的北京文博會上,見到藍海電視臺(BON)共同創始人、董事長顧宜凡時,他剛剛獲得北京銀行1億元授信。他告訴記者,這筆資金將用於“中國創意千萬億行動”項目,助力更多小微文創企業走向世界。

  面向國際市場,雲計算、雲存儲及大數據技術,全球共用視聽圖文新媒體……藍海電視已經投入運營的融媒體全球傳播雲平臺“藍海雲”帶有多類亮眼的標簽。在這個平臺上,內容産品從素材收集,到剪輯製作,到包裝成品等,都有可能是由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人們在網上“合力”完成。而這期間調用的人力和智慧資源,還可以根據評估計算出貢獻佔比,獲得相應的産品收益。

  “這樣的眾包模式可激發更多專業人士或技能人才參與文化産品創作。”顧宜凡説,“藍海雲”將打造一雲多屏、一網多模式的全産業鏈高效融合生態體系,調動數以千計的機構和人員,拍攝數以萬計的中國故事,向全球數億觀眾傳播中國內容。從最初的節目製作,到如今的平臺搭建,藍海電視在文化走出去的實踐中,實現了自身戰略性成長蛻變。目前,已有1126家小微文創企業加盟“中國創意千萬億行動”。

  當下,我國文化與相關産業的融合發展已成常態。文化企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文化企業網際網路化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打造網際網路文化企業走出去的創新平臺,漸漸成為迫切需求。“文化+電商”的融合對原有國際貿易方式的顛覆式創新,為文化産品和服務國際貿易提供了條件,創造出更多市場機會。

  “愈加明顯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文化走出去、特別是文化貿易走出去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表示,打造網際網路文化企業走出去平臺,“需要完善平臺的基礎設施,還要為電商交易搭建跨境電子商務雲服務平臺,建設文化資訊消費安全保障制度,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務平臺和政府監管體系”。

  文化資本競相“出海”

  文化走出去涉及到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之間的交流,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資本走出去可以為其探路

  萬達集團將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20%股份納入囊中,復星集團數次加價競購地中海俱樂部,鳳凰傳媒8500萬美元收購美國童書出版龍頭……近來,國內文化資本瞄準海外市場頻頻“出手”,好戲連臺。隨著國內影視傳媒、遊戲動漫、旅遊戶外等行業板塊發展活力涌現,相應文化資本到境外投資的步伐也漸漸加快。業內人士預計,未來2至3年中國文化企業將會迎來海外並購的熱潮。

  以資本為紐帶整合資源,文化資本海外並購取得初步成效,在創新産業運作模式的同時也呈現出新的特點。資源型並購發力升級,如華策影視斥資3.23億元收購南韓電影業內容發行商NEW公司15%股份,成為迄今為止中國企業在南韓影視行業規模的最大一筆投資。華策表示,未來雙方合作將有機會提升中韓合拍片的數量和品質。又如鳳凰傳媒收購美國出版國際公司童書業務及其位於德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墨西哥等海外子公司的全部股權和資産,成為目前我國文化企業走出去的最大一宗並購案,實現了對國際兒童讀物出版資源的整合佈局。

  渠道型並購“通經活脈”。如安徽出版集團在波蘭全資收購時代馬爾沙維克集團,以此為平臺與波蘭哥白尼大學共建漢語文化交流中心,並與在俄羅斯運營的新時代印務公司配合,打造集團向歐洲走出去的總部基地;萬達並購全球第二大電影院線AMC並就地實現IPO。

  先導型並購佈局長遠,中國出版集團在與擁有全球領先數字出版技術的英國出版科技集團進行業務合作、共同研發“易閱通”數字平臺基礎上,計劃以1億元收購其股份,成為控股股東,以提升集團現代出版的核心競爭力,搶佔未來數字技術制高點。

  對於文化資本“出海”風生水起,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文化走出去涉及到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之間的交流,文化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時容易出現水土不服問題。“從這一點上看,資本走出去可以為文化企業、文化産品走出去探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