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陜西經濟“穩速換擋” 能源“離合器”重踏輕踩總相宜

  • 發佈時間:2015-01-23 17:4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西安1月23日電 (馬智峰)陜西省統計局副局長張曉光23日透露,該省2014年經濟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結構向優,工業內部結構中,非能源經濟比重上升至62.8%。但2014年陜西入圍全國百強縣的仍是3個能源縣,能源工業在陜西經濟中的影響不容忽視。

  作為能源大省,陜西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富集。該省經濟一度時期對能源工業依賴程度較大,尤其是煤炭黃金十年。鋻於近年來石油價格持續走低、煤炭市場形勢嚴峻,陜西經濟結構調整日益迫切。

  最新發佈的陜西省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該省第二産業結構佔比下降0.5個百分點,第三産業上升1個百分點。水漲船高,服務業在産業佔比中也提升到36.4%,較2013年增長了1.4個百分點。張曉光告訴記者,在結構調整中,0.1的百分點也十分不易。

  第二産業比重下降趨勢,直接撬動了工業內部結構。2014年,油價持續12連跌,煤炭在價格狂跌的同時需求縮減,傳統能源雙雄遭遇“滑鐵盧”。以新能源産業、高端製造業、電子資訊産業為代表的7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在西安三星高端存儲晶片、比亞迪二工廠等項目的帶動下,2014年産值達1716.2億元,同比增長15.9%。

  2014年,陜西産業結構持續優化,能源工業在工業産值增加值的佔比,由2013年的60%降至32.79%。

  産值增速放緩的能源工業,在連續10年拉動陜西經濟增長之後,漸有功成身退意味。張曉光坦承,陜西省在過去幾年實現了能源工業對經濟的積累、轉化。

  據統計,2014年陜西實現生産總值17689.94億元,較上年增長9.7%,高出全國平均水準2.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一方陣。

  “我們把增速從高速擋調整到中速擋,目的是為轉方式、調結構預留空間,絕不是説不要經濟增長、任由增速滑出底線。換擋必須找出合理區間。”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在2014年全國兩會的微網志寄語中這樣論述。

  2014年,能源工業仍佔該省八大支柱工業總産值的45.06%,陜西全年産銷煤炭雖雙破5億噸,卻因煤價狂跌致利潤大幅縮水,該省生産總值增速自2003年以來首次跌破兩位數。

  一時間,曾經讓陜西驕傲的能源板塊,令人愛恨交織。發展迅猛則結構佔比過大,不利結構調整;發展衰退則經濟速度下降,不利經濟穩定。輕重拿捏間,頗似協調“經濟跑車”穩速換擋中的“離合器”。

  在以煤致富的陜西神木縣,2014年受煤炭市場遇冷影響,經濟疲態畢現。當地人賀龍不得不在2014年放棄縣城經營5年的飯館,轉行成為接送火車站旅客的司機。“煤礦不行,流動人口減少,飯館也沒生意。只能幹這個。”賀龍告訴中新社記者。

  一方面經濟結構調整,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非能源板塊必須繼續加大佔比。另一方面,經濟速度保持,能源工業仍舉足輕重,結構調整需忌過猛、過快。

  縱觀2004年到2013年陜西省十次年度十強縣評選,煤老大、油老二的縣至少佔半壁江山,最多時佔8個席位,在最近一次能源經濟開始衰退的2013年依然佔6個。

  2008年首次入圍全國百強縣的神木實現了陜西省零的突破,其後陸續“爭霸全國”的府谷縣、吳起縣和靖邊縣,也分別烙上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能源工業印記。

  有研究經濟的陜西學者表示,能源化工工業在穩定全省經濟增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陜西經濟”穩速換擋”是結構調整的最佳途徑,能源“離合器”除重踏輕踩外,根本是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品質。(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