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放過觀眾的眼睛 不是每部電影都值得用3D

  • 發佈時間:2015-01-23 08:31:51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智取威虎山3D》在賀歲檔“獨領風騷”的局面,讓2015年的賀歲檔少了“兵家必爭之地”的激戰。1月,影壇又掀起重映潮,《一代宗師3D》和《功夫3D》接踵而來,這是“唸唸不忘,必有迴響”,還是換個“馬甲”來賺錢?

  如今,一邊是大製作愛拍3D、老片樂於轉制3D,另外一邊則是觀眾抱怨連連,效果不佳,求放過。

  3D有多火?看看電影院的排片表就知道了。2014年,《泰坦尼克號》、《2012》、《冰河世紀》等進口片都曾以3D形式重新上映,“回爐重造”的它們落下了圈錢的話柄。

  或許是為了避嫌,《一代宗師》和《功夫》的3D版都或多或少做了些改動,這才保全票房和口碑。不過,影評人“暗夜騎士老大爺”對此態度明確,直言老片轉制3D為的還是錢。從成本上看,重新拍一部電影需要資金、週期,但是老片轉制3D可以非常迅速,這就是一個市場行為。放眼全球,在歐美地區,3D熱已經開始降溫了,但在中國大家目前還是很熱衷於3D效果,3D電影的高票價導致眾多老片也紛紛選擇以轉制3D的形式再次上映。

  3D電影的高票價還是吸引影視公司加強相關製作能力的重要原因。以北京的電影票價為例,一張黃金時間段的3D電影票價為120元,2D電影票價為80元。團購非黃金時間段的3D電影票大約為60元,而2D電影票只需花費40元就可以購買。也就是説,一部電影只要推出3D版本,就可以提升1/3的票房規模,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電影製作人對3D影片格外青睞。

  目前3D影片的製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使用兩台3D攝影機拍攝出左、右眼影像,另一種是通過數字技術對2D影像進行後期處理,製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許多影視公司為了節約成本,並沒有直接拍攝3D制式,而是在拍攝完成一部2D電影之後,借助後期加工完成3D轉換。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拍攝一部3D電影和轉制一部3D電影的成本差異其實非常驚人,轉制一部3D電影最多花費600萬元,但要真正拍一部3D電影,至少要花費6000萬元的製作費。因此很多電影製片方為了降低成本,都會選擇對2D電影進行後期的3D轉換。

  除了經典影片轉制3D後重映,如今的大製作也偏愛選擇3D,這甚至有成為影壇的潛規則的趨勢。不過,3D只是電影製作的一種技術手段,即便一部影片全部使用3D技術拍攝,也難以成為其票房保障。統計數據顯示,在國産3D電影中,動漫電影已經成為了主力軍。但是,“多數國産3D電影並未達到觀眾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技術水準有待提升”。

  除此之外,對於數量日漸增加的3D影片,不少影迷反問“有必要嗎”。影迷劉源表示:“我看過的效果最佳的3D電影只有《阿凡達》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像《一步之遙》這類故事片為什麼要拍3D版,歌舞情節看得我頭暈,角度稍微偏斜就有想吐的感覺。還有《太平輪(上)》,上半部就沒有沉船大場面,僅僅是幾段愛情故事,用3D來拍有必要嗎?我不是心疼錢,實在是觀影體驗太差。”(本報綜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