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福中集團:擁抱創新,融合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1-23 06:36:47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傳統實業領域精耕細作近二十年之後,2014年本地民營企業的領頭羊——福中集團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全面擁抱網際網路。通過並購小六水果,福中集團全新打造了南京首家在電子商務領域直接將水果配送至客戶手中的專業水果線上服務商——福中3+3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專注于生鮮品類,並獨家率先推出“3分鐘出庫、3小時送達”的3+3宅配服務,成為電子商務領域的一匹黑馬。

  福中集團的雄心,並不僅僅滿足於南京本地生鮮品類的線上銷售。以小六水果為起點,一個龐大的帝國已經在悄悄構建中,未來小六水果、福中生活惠、3+3宅配三大以網際網路思維運營的業務板塊,將組成福中電商矩陣,從南京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挺進,並逐漸覆蓋成都、武漢、瀋陽等二線城市,最終走向全國。談及未來的發展計劃,運籌帷幄的福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楊宗義表示,做大做強的福中電商業務將與現有成熟的IT、房地産、醫療器械、金融投資等産業齊頭並進,融合發展,並計劃在未來4—5年實現上市。

  電商業務,垂直領域的“精而美”

  “網際網路思維”可謂是2014年比較熱門的關鍵詞,以小米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以摧枯拉朽的力量,重塑了傳統IT市場的玩法和格局。一時間家家都在學小米模式,人人都在談網際網路思維,“不做網際網路是等死,做網際網路是找死”的説法也讓一些傳統企業,在新的商業潮流下亂了陣腳,迷失方向。楊宗義對此另有一番見解,在他看來,無論是被神化了的網際網路思維,還是現在大家都擠破腦袋標榜的O2O,最終都要回歸商業的本質——通過硬的産品和貼心的服務贏得用戶的認可。不管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也無論行銷手段、經營方式怎麼改變,這樣的商業本質都不會變。“網際網路”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界限,消滅了中間環節,讓産品以最低的價格直接面向消費者,但是最終起決定性購買作用的,依然還是産品和服務。

  基於這樣的思維,福中集團另辟蹊徑進軍電商領域。在模式上,跟很多B2C網站大肆燒錢的方式不同,福中電商業務定位於垂直領域的線上銷售,其中小六水果以生鮮類經營為主,即將上線的福中生活惠更像一個內容聚合平臺,以O2O模式,提供跟日常生活相關的快消品,3+3宅配為這兩大電商平臺提供配送和物流服務。未來,3+3宅配還可以通過承接其他企業的配送業務,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在産品上,小六水果精選優質的水果、幹貨、海産品、大米、茶葉等生鮮産品,直接從源頭采購,確保品質和安全。在服務上,于2014年5月率先獨家推出“3分鐘出庫、3小時送達”的3+3宅配服務,為客戶帶來網際網路時代尊享極致的購物體驗,完勝國內外知名電商的24小時送達服務。目前小六水果已經完成PC網上商城、移動端線上系統的升級,同時APP也全面啟用,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用手機微信下單、APP下單、電話下單、電腦下單等靈活的下單方式,也可以選擇貨到付款或線上支付。

  楊宗義表示,很多電商貪大求全,什麼都想做,結果什麼都做不精,一味燒錢做規模,導致回報遙遙無期,這其實是一種非健康的發展方式。福中用傳統産業的思維打造電商新模式,追求的是“精而美”,只做生鮮等品類的快速消費品,自建配送隊伍,同城極速送達,提升客戶體驗。這樣的模式,反而容易獲得成功。楊宗義舉例説,南京有800萬人口,以200萬家庭計算,假如福中能夠佔據1%的市場份額,客單價達到200元的話,一天産生的銷售額就可以達到400萬元。由此可見,電商只要做好細分市場,在某個垂直領域持續發力,依然能夠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融合發展,進一步回歸商業本質

  除了目前大力發展的電商業務之外,以IT産業起家的福中集團,經過19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家同時橫跨IT産業、醫療器械、房地産、金融投資等四大板塊,集科工貿于一體的多元化、大型民營企業集團,並於2003年至今持續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最具生命力企業100強,榮獲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百強民營企業等榮譽稱號。

  融合發展已經成為福中集團的一個主要特色。近年來,福中集團成功將IT最前沿的物聯網、雲計算技術應用到醫療器械領域,推出了具有國內領先水準的“健康小屋”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基於“微波消融”技術的微波腫瘤治療儀等多個新産品。而在房地産領域,在多元化轉型的過程中,福中集團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堅持高科技發展,成功將IT、醫療器械産業與房地産完美結合,走出一條産業化的科技地産道路。依託IT、醫療器械兩大主導産業雄厚的研發、生産、銷售能力,福中在南京市開闢了總面積近百萬平方的三大高科技産業園區。這三大園區分別位於玄武、浦口、江寧區,在工程建設、配套服務、項目引進、功能完善等方面均已碩果纍纍,優質的項目和卓越的服務,形成了南京版圖上東、南、北三個核心産業經濟帶的“鐵三角”,也樹立了福中在産業地産領域響亮的品牌。

  和常見的住宅開發商相比有著顯著差別,福中集團跳出地産做地産,以産業為龍頭,依託自身在高科技産業領域的強大優勢以及19年産業發展的堅實背景,以其獨特的技術創新優勢和産業孵化基礎,帶動地産的開發與運營,真正踐行了“親産業、遠住宅”的理念,實現新的開發方式與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南京科技地産的標桿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浦口的福中·智慧城。作為福中集團IT産業的研發升級生産基地,其重點項目之一,是與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發中心強強聯合,共同研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電腦處理器“中國芯”及基於“中國芯”的電腦産品,躋身國家863計劃重點研發項目。與福中集團IT産業的研發升級生産相配套,福中·智慧城定位以物聯網企業為主導,集傳感、電子商務、雲服務、電子整合等於一體,打造了IT産業完整産業鏈。

  十餘年優異的開發業績,使得福中的科技地産成為創業與科技創新的代名詞,也積累出豐富的産業園區管理服務經驗。以産業集群為基礎,福中科技地産不斷整合和調整集團橫向和縱向的産業資源,吸納培育創新型、成長型高新技術企業,完善上下游産業鏈,通過專業化的園區開發運營和要素資源整合,發揮産業集群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區域發展,優化區域的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與此同時,福中19年産業發展的堅實背景,有效整合了自然資源、社會資源、經濟資源,打造産、學、研産業集群,幫助中小科技企業提升整體形象及發展力,並形成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也無疑成為促進所屬區域發展的利器。

  依託高科技産業優勢,福中在科技地産領域完美實現“速度與激情”,逐步從企業孵化器進化為企業加速器,成為園區企業“私家定制”的“好管家”。而作為承載與促進産業發展的地産形態,福中科技地産的開發過程中,也創造了新商機和價值鏈,提升企業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成為福中集團邁入“藍海”的重要渠道和途徑。

  2015年12月,福中集團即將迎來成立的第二十個年頭,在此之前,一系列創新“動作”,無一不彰顯出這個傳統企業成功轉型的精髓。正如楊宗義在談及未來發展時表示,對企業而言,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在審時度勢、緊跟潮流、自我革新的同時,企業將進一步回歸商業的本質——從産品到服務不斷精益求精。隨著IT及醫療器械産業做大做強,並全面進軍電子商務、生態農業等領域,福中集團的多元的産業發展模式將走向更大的舞臺。

  撰稿 劉麗麗 李文

  攝影 童明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