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古鎮漁梁的前世今生

  • 發佈時間:2015-01-22 08:45:24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出安徽歙縣城南門,循著流水潺潺的練江是一條依山傍水的新安古道。只見斷斷續續的堤岸殘道逶迤如帶,這是當年顯赫一時的徽商往返皖浙的必經之路。儘管歲月的封塵已湮沒了徽州商人的足跡,當年夾道的桃花已化作春泥無數,昔日用青石鋪成的路面大部分已遭毀圮,但清澈的練江、蒼翠的南山依然如故。那擦身而過的獨輪車所發出的吱吱聲和江上小舟的矣欠乃聲,仍能喚起人們幽幽的思古之情。

  走完一里路長的石板古道,便是漁梁鎮的老街了。漁梁是古代徽州(歙縣古稱徽州)城的水埠,那時徽州的交通運輸主要依靠一條水道,即沿練江入新安江直達蘭溪和杭州。因此,當年的漁梁古鎮是商人、水手、腳夫下榻落腳之處,商業之繁榮盛極一時。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商行、店舖的門前,雖經風雨侵蝕剝落,但各種店號、莊號的招牌名稱仍依稀可辨。

  橫臥在練江之中的漁梁大壩是古代徽州一項宏偉的水利工程。整個大壩長百餘米,高約50米,全選用一二噸重的整塊花崗岩砌成。由於大壩上下的水位落差很大,再加上壩下河床裏亂石嶙峋,因此,練江流到這裡經溢洪道飛流直下,形同瀑布,濤聲如雷,聲震數裏之外。

  隨著近代公路、鐵路的開通,漁梁古鎮昔日的繁華便逐漸衰落。除了當地的居民之外,只有那些打魚的外鄉人才會去光顧那被人遺忘的水道。現在隨著皖南風景旅遊業的興起,漁梁又一次獲得了興旺發達的機遇。有人欣賞這裡清一色的卵石路面和清一色的舊式板門店舖;有人欣賞這古鎮特有的格局,青石屋基高聳水濱,一色的木結構樓房築于其上,如從遠處眺望這沿溪而建的古鎮,那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的屋宇真是千姿百態各臻其美,真像是一件件完美無缺的藝術品。所以這裡也常常是美術學院師生和攝影家們的流連忘返之處,近年來不知怎的又成了影視導演們情有獨鍾的外景基地。

  漁梁古鎮的民居大多是前店後宅的格局,灰瓦、白墻、青石板的天井,一股地道的徽州味。你若細看,還會發現這裡每一家房子的屋面落水,全都順著檐下的白鐵水槽流回自己家中,據説這叫“肥水不落外人田”。這也許是徽州商人經營意識的一種演繹吧。

  當然,如今的漁梁古鎮早已吹進了現代化的春風。你瞧那馬頭墻高聳的屋頂上,那無數根電視機天線已被有線電視線取代;那一色鵝卵石鋪成的路面,早開始滾動著小汽車和三五成群的“雅馬哈”車輪;寬頻、網際網路已進入尋常百姓家;古老的街巷裏時有現代流行音樂和悠揚悅耳的民歌聲飄出來……這一切是喜還是憂?我也説不清。反正,漁梁古鎮正按著它特有的韻律,從昨天走向今天。(作者單位:安徽省天長市財政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