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品油消費稅上調的邏輯是什麼

  • 發佈時間:2015-01-22 08:34: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成品油消費稅上調的邏輯是什麼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財稅改革,每一步都會引發關注。日前發佈的《關於繼續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通知》稱,自2015年1月13日起,汽油、石腦油、溶劑油和潤滑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由1.4元/升提高到1.52元/升;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消費稅單位稅額由1.1元/升提高到1.2元/升。這是2014年4季度以來,我國成品油消費稅的第三次上調,其中,汽油消費稅從1元/升提高至1.52元/升,柴油從0.8元/升提高至1.2元/升,累計上調幅度約50%。

  原則上,這幾次調稅都是成品油價內的調整,不影響當前零售價格。在全球原油價格逼近每桶40美元的低位時,成品油消費稅上調的邏輯是借用低油價窗口期進行加稅,盡可能降低其負面影響。

  成品油消費稅上調也折射出一些政策走向。表面上是原油降價效應被稀釋,油價回歸“5元”時代還需再等;實際上,成品油消費稅上調先於消費稅改革進行,意味著後續消費稅調整已然臨近,整合稅目乃至減稅或有動作(前期日用化粧品已有部分減稅);進一步看,類似于這一階段的成品油加稅,價稅聯動改革很可能是未來經濟領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常規工具。

  近些年,成品油消費稅調整的邏輯都在於,希望燃油稅促進資源合理消費、為環境治理籌集公共資金、盡可能減少社會福利損失,並成為促進産業轉型的政策工具。這一系列政策目標擺在決策者面前,如何搭配先後次序、如何借鑒各國經驗、又如何評估變動對現實經濟社會環境影響?

  成品油稅率是否過高?不能簡單橫向對比。是否存在經濟學意義上的福利損失應成為衡量原則。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數據(2013)顯示,OECD(經合組織)國家成品油稅的平均稅率是44.9%,而生産成品油的原油成本僅佔售價的39.9%。分國別,歐洲的成品油稅率最高——最低的法國,適用稅率也在49.3%、最高的英國為57.8%。美國是發達國家中成品油稅最低的,為14.2%。如果按照這一口徑,中國現行的成品油消費稅實際稅率為24%左右(按2015年1月成品油銷售均價6.15元/升測算)。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成品油生産和銷售環節還含有增值稅、營業稅等稅收,其實際總稅率應高於24%。現實中,直接或間接消費成品油,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生活和社會生産的必需。

  根據稅收的拉姆塞原則,需求剛性越高的商品,徵稅越容易,實施成本也越低。提高成品油消費稅,自然有利於籌集公共收入。但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庇古告訴我們,稅收必要但福利更重要。言下之意,如果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稅收,在徵收時帶來了更大的福利損失(比如必須的消費被其他更不經濟的消費替代,或者增稅降低了實際收入),那麼多收的稅收可能並不划算。客觀講,我國現階段的成品油消費彈性和國民收入水準,應該適用什麼水準的成品油總稅率,還需要有一個比較靜態的測算。不然,大多時候,最有可能發生的是由於成品油稅率偏低導致的保護環境所需公共資金收入不足,或者因為成品油稅率偏高造成的國民經濟負擔。二者均為福利損失的表現。

  提高成品油消費稅會産生哪些調控效應?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客觀評價。理論上,提高成品油稅收,是利用稅收的價格傳遞功能,增加高耗油行業生産成本,降低産能,同時提升不受加稅影響的綠色環保行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況且,在原油價格下行時,選擇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可以在總體上降低增稅的負面影響。

  特別提醒,這裡有個嚴格傳導,加稅引致的價格上漲,令消費者減少成品油消費,進而利用更節能的設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如果原油價格走低是需求不足所致(近一段時間全球經濟放緩和美元走強成為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換言之,即使不加稅,未來的燃油消費也可能降低,那麼增稅的後果很可能是生産者要自行將增加稅收納入成本,消費者與生産者共同承擔增加的稅收。這也是為什麼,本輪稅率提高不僅消費者不是太理解政策意圖,連生産企業也擔心成本增加的原因。

  再看綠色環保産業——我國現階段的綠色環保産品有價格問題,更有品質問題。調研看,一些技術實力不夠,市場接受度較低的商品,受到多種保護存在於市場中(如某些城市的純電動汽車),本身就是對市場經濟活動的一種扭曲。此外,綠色環保産業産能過剩,行業間低水準惡性競爭等具體問題,都不太可能通過稅收工具來解決。因此,除直接增加化石能源消費成本,保護綠色環保産業外,還須探索其他辦法。

  精細化價稅聯動的改革策略是什麼?第一,可以著手建立政策調整中的企業和居民微觀反應測試體系。本次調高成品油稅率看似是在商品價格下降期間加稅的溫和宏觀調控。這些直接關係微觀主體利益的調整都屬於改革深水區,應有更科學、更精確的預先研究,並公之於眾,才可能對政策制定和實施鋪平道路。第二,可以著手建立預期穩定的改革目標及路線圖。以消費稅改革為例,近兩年的稅目調整(例如日用化粧品)和稅率變動(例如成品油消費稅稅率)頗為頻繁。但這些調整與消費稅整體改革、與設想中的環境稅、與可能推出的銷售稅、與消費稅立法等關係是什麼,均有必要先讓方方面面看清楚。預期明確的政策變動,有助於市場主體採取預先準備,比如調整産業方向或技術升級,平滑現階段的經濟結構轉型。 第三,新常態下的稅價聯動要有國際視野。本次成品油消費稅率調整受到了國際原油價格影響。總體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經濟的發展會有新的變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以美元定價的商品,會在一段時間之內失去上漲動力。防止通縮而不是抑制通脹很可能成為精確化加稅聯動改革需要注意的內容。因此,可能抑制消費的政策都有必要謹慎行事。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