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首款股票期權産品上市在即

  • 發佈時間:2015-01-22 03:29:27  來源:大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可持有不同比例的股票、個股期權

  ◆可持有不同價位的多倉和空倉

  ◆可使用不同的行權價、合約月份

  □ 本報記者 李 鐵

  1月9日,證監會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已批准上交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試點,試點産品為上證50ETF期權,正式上市交易日為2015年2月9日。這是境內交易所市場首款期權産品,結束了境內金融市場沒有場內期權産品的歷史。多家證券公司向記者證實,個股期權也有望在今年4月前後上市。

  A股交易策略將更豐富

  “股票期權是國際資本市場成熟的基礎金融衍生産品,目前全球已有50余家交易所上市期權産品,排名前20的證券市場中,除中國滬、深交易所外均有股票期權産品。”鄧舸説。

  期權是交易雙方關於未來買賣權利達成的合約,其中一方有權向另一方在約定的時間以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約定數量的標的證券。目前,上交所推出的個股期權合約標的為在上交所上市交易的單只股票和ETF。

  海通證券山東分公司首席投資顧問杜紅靜認為,開展股票期權對完善資本市場價格信號功能、提升資本市場定價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參照國際經驗,期權推出後,將會出現多種交易策略,投資者既可以持有不同比例的股票、個股期權,不同價位的股指期貨的多倉和空倉,也可以用不同的行權價、合約月份。

  而且,期權産品推出後,短期內對現貨的需求的增加有利於提升標的證券的估值水準,杜紅靜向記者介紹。

  個人投資者參與難度提升

  上海證券交易所發佈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期權試點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規定,個人投資者參與期權交易需要滿足的條件也被業界視為史上最高門檻。

  其中,投資者申請開戶時託管在其委託的期權經營機構的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餘額(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而且,個人投資者參與期權交易需要完成相關考試。

  上交所對投資者要求如此嚴格,正是考慮到金融衍生品本身的高杠桿特性帶來的高風險。

  以認購期權為例,投資者在買入股票的基礎上如果選擇賣出期權,意味著為股票買了保險,行使風險對衝功能,然而,如果仍選擇買入期權,則無疑提高了杠桿率,股票價值一旦下跌,投資者將承受股票和期權都損失的風險。

  “風險大小取決於投資者是選擇對衝功能,還是投機目的。”杜紅靜表示,“從國際市場經驗來看,未來國內股票市場的專業化和複雜程度會越來越高,散戶的參與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機構投資者參與可能性大

  相比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則佔據著專業知識和資金方面的優勢。杜紅靜分析,包括券商在內的機構參與股票期權的可能性更大。“這首先源於股票期權獨有的優勢”,杜紅靜説,“股票期權是期貨等其他産品無法完成的市場化風險轉移工具,只要策略得當,股市不漲不跌也能賺錢,市場機會增加,有利於機構擺脫對行情的依賴度。”

  以前的資管産品以現金為主,策略較為單一,未來期權將廣泛應用於資管行業中,為多樣化的基金投資策略和産品創新提供必要的基礎管理工具,杜紅靜向記者介紹。

  而且,相比個人,機構在市場中持有的股票多,風險自然也高,規避風險的需求也越大。杜紅靜説,現在市場寬幅震蕩現象已經日漸常態化,當天就需要大量策略填補風險。股票期權可以成為套期保值工具,機構能夠借助期權工具增加持股收益或鎖定未來賣出價格,從而實現規避現貨市場投資風險的目的。

  作為參與者之一,此次證券公司既可以作經紀業務,又可以自營和做市,具有很高的參與度。據悉,對於券商而言,現在國內只有新三板一個版塊可以做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