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清水潤北方——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人民的奉獻
- 發佈時間:2015-01-21 09:42:2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為了清水潤北方——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人民的奉獻
新華網武漢1月21日電(記者熊金超、李偉)涓涓清水,北流無聲。
南方“亞洲天池”的優質水源,沿著蜿蜒1000多公里的人工渠日夜流淌,從2014年底開始潤澤北方千家萬戶。
為了這一渠清水,水源地丹江口庫區上百萬居民,有的告別故土,遠遷他鄉;有的捨棄家業,外出打工;有的放棄世代相傳的致富門路,另謀生計……
移民:從此故鄉是“他鄉”
“老母説了,老家的水土要帶到新家去,世世代代,水土相連。”祖祖輩輩生活在鄂西北的農戶趙久富,搬遷至鄂東的貧困山區生活了5年,家中珍藏著5年前從家鄉帶來的漢江水和故鄉土。
為了給丹江口水庫騰地蓄水,淹沒區有40萬百姓按政策實施了搬遷。
鄂東黃岡市團風鎮黃湖移民新村,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近200個外遷移民安置點之一,也是趙久富的新家。5年前,來自鄂西北的十堰市鄖縣安陽鎮874戶3721人,跨越千里搬遷至此。
今年已59歲的趙久富心裏一直覺得愧對父母。按照移民政策,時任余嘴村黨支書的趙久富本可在老家安置,但為了用實際行動説服和帶領大家,他主動選擇外遷,為此舍下80多歲的父母。
為了能讓鄉親們穩住併發展起來,作為新任移民新村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的趙久富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移民們在新家落地生根,甚至找到了比過去在偏遠山區更多的致富出路。
在移民搬遷中涌現出無數趙久富一樣的黨員幹部,他們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劉峙清、陳平成、程時華……多名移民幹部甚至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他們的奉獻與付出,人民不會忘記。
漁民:靠水不能再“吃水”
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丹江口大壩經過加高後,水庫容量增加了近一倍,但對留守在庫區的漁民來説,水卻不再是他們的傳統優勢資源。
為了杜絕庫區養魚帶來的污染隱患,庫區網箱養魚業目前已被全面取締。
“我的網箱一年收入有20萬元,取締之後,不知道該咋辦……”人稱“養魚大王”的葉明成已年近60,望著平靜的丹江口水庫,眼裏充滿憂慮。
老葉是丹江口市均縣鎮關門岩村的居民。他告訴記者,從1968年算起,自己與當地許多老百姓一樣,幾次移民搬遷,已被丹江口的江水驅趕了近半個世紀。
如今,為了保護水質,唯一的致富“飯碗”網箱養魚也不得不捨棄。
十堰市水産局局長石崇明告訴記者,十堰市山區耕地少,但丹江口庫區水面寬廣適宜養殖,上世紀70年代末就興起了網箱養魚。
全市約有15.2萬隻養魚網箱需要取締,涉及5萬漁民。
“南水北調,服從國家大局嘛,希望北方人民珍惜用水!”葉明成説。
山民:“黃金”産業變“黃泥”
黃姜,一種草質藤本植物,其根莖所含物質是合成可的松、強的松、黃體酮、性激素等50多種激素的重要原料。
丹江口庫區的鄖西縣經過10多年發展,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黃姜基地。黃姜産業也成為這個貧困縣幾十萬居民脫貧致富的“黃金産業”。
鄖西縣安家鄉黨委書記李鋒告訴記者:“在高峰期,整個安家鄉1.7萬畝土地有1.5萬畝種了黃姜,全鄉一年黃姜産值最多達到7000萬元。”
然而,為了“一庫清水北送”,鄖西用了3年時間“壯士斷腕”把這一支柱産業關停。
“鄖西處於丹江口水庫上游,黃姜在加工過程中會産生大量污水,由於目前的處理技術尚不過關,排放的廢水會威脅漢江的水質安全。”鄖西縣科技局局長李傳澤説。
鄖西縣縣長楊華林告訴記者,鄖西先後關停14家黃姜加工廠和53家污染企業,如今全縣已經找不到一家還在運轉的黃姜企業。
“黃金”産業成了“黃泥”,老百姓日子怎麼過?鄖西縣千家萬戶農民不得不重新尋找脫貧致富的門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放棄黃姜後,鄖西縣把發展文化旅遊、生態農業等綠色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安家鄉長崗嶺村村民潘外平告訴記者,他家耕地改種了桑樹,希望桑蠶業能讓自己的錢包再次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