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南城自來水水鹼下降近七成

  • 發佈時間:2015-01-21 07:50: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自來水集團的水質檢測員入戶查水質。京華時報記者范繼文攝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獲悉,自去年12月27日“南水”進京開始,24天來本市共檢測管網水質7600次,未出現水質安全問題。其中,南城100%飲用“南水”地區的居民自來水水鹼下降近七成。此外,自今年1月12日起,主要供應中心城區的第九水廠每日增加取用10萬立方米“南水”。預計今年夏季“南水”比例將提高到本市總用水量的一半。京華時報記者文靜

  新增159個水質檢測點

  為確保“南水”進京後首都供水安全,市自來水集團在原有302個檢測點的基礎上,又在全市供水管網終端新增設159個水質檢測點。截至1月19日,24天共檢測管網水質7600余次,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市自來水集團新聞發言人梁麗介紹,“南水”進京後,市自來水集團針對159個檢測點建立了水質檢測隊伍,由200人分成100個組,提高供水管網水質檢測頻率。新增設的供水管網終端水質檢測點,覆蓋居民小區3500多個,每個點每天檢測兩次水質。

  據介紹,對159個管網終端水質檢測點的檢測時間確定為每日早5-6點、下午4-5點。梁麗表示,早晨自來水管道內壁經過整晚的浸泡後再進行檢測,如果這個時候的濁度指標符合國家標準,那麼表明管網運作平穩,水質安全可靠。如果選擇在流動快的時候檢測,不容易發現水質問題。

  南城水質硬度降近七成

  梁麗介紹,增加的159個檢測點主要檢測兩個指標——濁度和電導率。濁度是反映水的清澈程度,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管網水質濁度應不高於1個NTU,“南水”進京後,全市的159個檢測點實際檢測的供水管網水質濁度值在0.2-0.8NTU範圍內,遠低於國標。

  此外,為確保水質安全,落實接納“南水”按照“由外到內、分時段、分區域、逐漸加量”的原則,需要掌握和控制6個接納“南水”水廠的供水區域,對159個檢測點檢測電導率是一個重要手段。據悉,電導率反映的是自來水中離子導電能力,由於不同水源的電導率不同,生産出的自來水電導率也存在差異。通過測定某一地區的自來水電導率指標,可以判斷該區域使用的自來水由哪個水廠生産。

  159個水質檢測點可以對自來水硬度進行檢測,也就是市民非常關注的反映“水鹼”現象的水質指標。過去,部分南城地區如大紅門、建欣苑一帶,使用的是本地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混合水,自來水硬度在350-380毫克/升,水鹼現象較為明顯。“南水”進京後,郭公莊水廠供應區域內的用戶反映“水鹼”明顯減少。經檢測,郭公莊供水區域內,自來水硬度約為120-130毫克/升,水鹼下降幅度近七成。

  5月底日取南水170萬方

  梁麗介紹,從1月12日起,第九水廠日增加取用“南水”水量10萬立方米,提升為34萬-37萬立方米,“南水”與本地水源按1:3的配水比例供水。

  截至1月19日,6個水廠分別接納“南水”量為:郭公莊水廠462萬立方米、第九水廠664萬立方米、田村山凈水廠392萬立方米、第三水廠148萬立方米、門頭溝城子水廠91萬立方米、長辛店水廠48萬立方米,共計1805萬立方米。

  今後將根據用水需求、水廠運作、供水管網水質安全等情況,適時增加“南水”取水量,預計到今年5月底,也就是夏季供水高峰前,每日取用“南水”水量將達170余萬立方米,預計佔全市用水總量的一半左右。

  >>探訪

  居民做米飯不用再加醋

  自“南水”進京後,豐台區建欣苑小區的自來水全部來自郭公莊水廠,成為南城100%用上“南水”的小區之一。

  建欣苑四里的居民李聰敏告訴記者,自“南水”來了,燒完的開水水面那層漂浮物不見了,清亮甘甜了。“再也不用天天刷一層厚厚水鹼的壺底了”。李聰敏指著廚房一角的一瓶米醋説:“以前煮米飯時,老伴兒一定會往飯鍋裏倒點兒醋中和一下。‘南水’來後,醋瓶子就一直沒動過。”李聰敏感慨地説。

  市自來水集團的水質檢測員現場對李聰敏家的水質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水質硬度為120-130毫克/升。而“南水”來之前,該小區自來水的硬度在350-380毫克/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