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 如何保證京津喝上放心“南水”
- 發佈時間:2014-11-19 15:56:00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陳晶
南水北調,成敗在水質。長途跋涉千里的“南水”是何等“模樣”?水質是否達標?
日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過全線通水驗收,丹江口水庫水位持續上漲,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在即。屆時,一泓清水將奔流一千多公里北上京津。日前,記者來到陜西、湖北、河南等地實地調研。
工作人員在丹江口水庫採集水樣。光明日報記者 張帆攝
強力治水:接力“凈水”攻堅戰
説起南水北調中線水源,不得不提源於秦嶺南麓陜西漢中、綿延秦鄂三千里的漢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所調之水來自丹江口水庫,而丹江口水庫85%以上的水量來自漢江。
在陜西漢中市西鄉縣高土壩村的移民安置區裏,人工濕地、景觀樹、觀賞魚塘……這些高土壩村花園裏的風景,並不單純只是風景。“社區的生活污水經過三格式化糞池處理後進入這裡的人工濕地,經過二次處理後,排放的水既能用來養魚也能灌溉苗木。”高土壩村黨支部書記王琨説。
據了解,分別於2006年、2012年得到國務院批復的《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規劃》與《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規劃》共規劃投資78.5億元,安排新建污水處理廠174座,新建垃圾處理廠98座。“這些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項目覆蓋了水源區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和重點鄉鎮,徹底改變了以往污水直排和垃圾亂倒的現象,對保護水質起到了關鍵作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于幼軍表示。
安康市白河縣是漢江流經陜西的最後一站,“縣裏每條河都配有河長,河長是水質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對水污染防治、改善恢復等負責”。白河縣副縣長盧存安笑稱,自己也是一名身擔重任的“河長”。
漢江順流至湖北十堰,神定河、犟河、泗河、官山河、劍河5條污染嚴重的河流蜿蜒穿越城區。如今,地上曾經的臭水溝變成了公園,地下曾散發著惡臭的下水道不再讓人難以靠近。在十堰城區的車道溝排污管道,記者第一次走進下水道,彎腰走在昏暗的管道裏,腳下正往外排的雨水清可見底,封閉的污泥管道鋪設在一側。據十堰市副市長沈學強介紹,為根絕5河污染,十堰市提出建設雨污分流主支管網1490公里,整治排污口572個,根治大型河溝型排污口69個,在南水北調中線調水之前,實現“管網全覆蓋、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的治污目標。
生態保水:綠色屏障養“好水”
沿丹江口水庫行船北上淅川,萬頃碧波,水天一色。掬起一捧水,甘甜潤心。連續27年保持Ⅱ類水質,丹江口水庫的水可以放心直飲。
如果説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調水的“大水缸”,那麼南陽陶岔渠首閘則是調水的“水龍頭”。作為渠首所在地,河南省淅川縣全縣總面積的92.8%都在水源區。北上的凈水如何在這裡“養”好?
淅川縣縣長趙鵬説,為防止化肥、農藥所致的農業面源污染進入丹江口水庫污染水質,淅川縣水庫庫周構築起18.3萬畝的生態隔離帶,栽植各類苗木1100萬株。
為進一步保護水質,庫區延續多年的網箱養魚産業被忍痛取締。儘管網箱養魚産生的殘餌、糞便可被庫區的魚類和各種水生生物再次利用,但仍會增加庫區水質的氮、磷含量。考慮到這種負面影響,淅川縣下決心徹底取締、拆除網箱。截至目前,淅川已拆解網箱37500多個,佔總箱數的90%左右,餘下的將於12月底前全部拆除。
日前,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佈的考核結果顯示,作為中線調水源頭的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水質達到Ⅱ類標準,符合調水要求。通過對不達標河流實施排污口整治、清污分流管網建設、河道清淤及生態修復等工程,不達標河流污染面貌已明顯改觀,主要污染物濃度較上年大幅度下降,水質改善明顯。
嚴密測水:三道防線杜絕問題水
浩蕩“南水”,奔涌過一千多公里的明渠,進京後將轉入暗涵。封閉式的雙線地下輸水管涵,讓進京後的“南水”更安全。在北京市南水北調線路圖上,有三個重要地點。每個點設有一道防線,確保問題水“不進京、不進城、不進廠”。
位於河北和北京交界處的惠南莊泵站是“南水”進京的首道防線,一旦發現水質有問題,進口節制閘將緊急關閉,同時開啟退水閘,不讓“問題水”進京。永定河大寧調壓池是第二道防線,檢測到水質存在突發污染時,永定河倒虹吸進口閘將關閉,杜絕污染水進城。第三道防線位於頤和園附近的團城湖,如果在這裡發現問題,水閘會自動關閉,防止有問題的水進入水廠。
三道防線離不開嚴密的水質監測系統,據北京市南水北調辦副主任何鳳慈介紹,北京市採用實驗室監測、自動監測及應急移動監測等多種方式相結合的手段監控南水北調來水。“輸水沿線有很多自動監測探頭,可實時傳輸數據,如果監測指標超出限值將自動報警。”
“由於不同的水對管網的適應能力不同等原因,可能會出現水黃現象,但不關乎水質問題。”何鳳慈説:“我們現在用北京的管道在丹江口做實驗,也是為了儘量避免出現水黃現象。”據了解,北京市自來水集團正有計劃地調整水廠的處理工藝,實施管網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