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解讀2014年經濟數據:增速預期之內結構調整加快

  • 發佈時間:2015-01-21 00:0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1月21日電(孫陽)2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了2014年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工農業生産形勢、固定資産投資等多項經濟數據。數據發佈後,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在接受人民財經採訪時表示,2014年經濟增速處於預期區間,經濟結構調整正加快推進。

  下行壓力明顯?

  經濟形勢企穩向好下行壓力仍需警惕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我國經濟運作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顯現。

  匡賢明認為,參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定,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下,2014年總體經濟情況和全年7.4%的GDP增速處於合理預期之內,但其中三個指標尤其體現出經濟形勢企穩跡象正在加大,分別是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3%;1-12月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長了18.1%以及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2.0%。

  同時,匡賢明認為仍然要警惕經濟下行的壓力,他指出有兩個指標值得關注:第一個指標是全社會的固定資産投資仍然處於回落態勢,第二個是房地産的開發投資大幅回落,12月份開發投資比前11個月回落了1.4%。

  GDP增速創新低?

  應關注經濟增長品質和結構調整力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刻分析了我國整體經濟的趨勢性變化,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

  匡賢明在解讀2014年經濟數據的過程中也表示應更加注重數據背後所體現出的結構調整力度,不能只看到GDP增速的回落,而要看到我國經濟增長品質的提升,這尤其體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加快推進。

  他認為,五個方面的結構調整效果明顯:一是産業結構的調整,以服務業為例,數據顯示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48.2%,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原定提出的2015年要達到的47.2%的目標;二是消費在增長中的作用進一步凸顯,連續4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都超過了50%;三是民間固定資産投資佔比進一步提高,體現出社會資本對投資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加強;四是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五是節能降耗收效顯著,單位GDP能耗比上一年度下降了4.8%。上述各項結構指標的調整才能夠真正反映出中國經濟的實際發展狀況,結構調整速度的加快也將深刻影響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態勢。

  2015年經濟預期?

  改革轉型力度加大關注新型消費需求

  對於2015年的經濟增速預期,有專家認為GDP增速將繼續下調,預計保持在7%左右。匡賢明認為,2015年“穩增長”基調不變,宏觀經濟會處於平穩運作區間,但靈活性會更強,機構改革轉型力度會進一步加大。

  在經濟品質改善和經濟結構優化基礎上,匡賢明提出消費仍然是具有極大潛力的經濟增長動力,尤其是新型消費在不斷涌現,適應于新型消費需求的投資將進一步增加。例如,社區的智慧化改造有很大的消費需求,相應的投資也會積極涌入;同時,健康管理類相關需求的投資也會增加。

  對於2015年房價的走勢,匡賢明表示,儘管全國12月份房價呈現上漲的城市數量有所增加,但房地産市場的增長態勢會相對較弱,價格、成交量的總體走勢不樂觀。他補充指出,從經濟增長動力來看,在房地産投資下降明顯的情況下,GDP增速仍然保持基本穩定,因此,房地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會趨於減弱,經濟增長對房地産市場的依賴性也不同於從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