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監管部門打壓股市”猜測不實

  • 發佈時間:2015-01-21 08:34:05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新媒體專電 (記者吳黎華)監管部門的一次“敲打”,引發了A股市場的“踩踏事件”,並使得監管部門連夜進行解釋。

  19日晚間,針對市場對於金融監管部門有意聯合打壓股市的猜測,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這與事實不符。鄧舸説,從(兩融)檢查結果看,目前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運作平穩,整體風險可控。對12家存在違規行為券商採取行政監管措施,旨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融資業務規範發展,市場不宜做過度解讀。他同時表示,對證券公司開立融資融券信用賬戶時證券資産低於50萬的客戶,繼續按證監會原有政策和規定執行,不能因為這一資産門檻而強行平倉。對這類客戶,證券公司要加強風險評估,切實做好風險提示和客戶服務。

  週一(1月19日),受監管層出手規範券商兩融和銀行委託貸款業務影響,A股暴跌,上證綜指一度下挫逾8%,盤中失守3100點。截至收盤,上證綜指跌260.15點,跌幅為7.70%,收報3116.35點,創2008年6月10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深證成指跌761.87點,跌幅為6.61%,收報10770.93點。盤面上,券商、保險、銀行等金融股全線跌停。

  WIND數據顯示,短短一個交易日,A股的總市值就從1月16日的44.8萬億元縮水至41.9萬億元,近3萬億元市值蒸發;流通A股市值則從33.1萬億元縮水至30.9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期指主力合約IF1502、下月合約IF1503、下季合約IF1506等市場主要交投的三張闔約,齊齊跌停,為期指自2010年4月19日上市以來的首次。主力合約IF1502收盤跌368.4點,跌幅為10.00%,收報3316.2點,貼水38.96點。分析人士表示,期指主要交易合約下跌幅度明顯大於現貨市場、主力合約由升水轉為貼水、遠期合約升水幅度大大縮減,可能都預示著A股市場短中期仍將面臨一定調整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證監會處罰兩融違規、銀監會限制委託貸款來源和用途是導致A股19日暴跌的直接原因。

  種種跡象顯示,在經歷了“黑色星期一”之後,雖然大多數機構對於A股的長期走勢仍然抱有信心,但對市場的短期走勢均不約而同變得保守起來。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證監會、銀監會的相關舉動“敲山震虎”意味明顯:一方面,監管層不希望本應流入實體經濟的資金流向股票市場;另一方面,監管層也對目前杠桿資金推動下的“瘋牛”並不認可,亦不利於市場的後續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