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服輸的鄉村“牛人”

  • 發佈時間:2015-01-20 07:31:2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劉久鋒

  深冬時節,記者來到許江秀位於貴州省貞豐縣者相鎮平橋村的高龍養殖場。一進場區,許江秀早已站在大門口。

  40歲的許江秀矮矮小小,頭銜卻是貞豐縣騰達生態發展有限公司的法人,擁有上千頭牛。她和牛的故事,説起來話長。

  兒時的許江秀因為家境貧寒,只讀到小學二年級就輟學回家,當時家裏的“鉅額”財産,便是一頭本地母黃牛。放牛是許江秀童年的最愛,她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養很多牛。

  為了生計,13歲起,她學做生意,販賣芭蕉、紅糖、桐籽;結婚後,跑客運、經營鋼材……斷斷續續,家裏建起了大房子,在興義市購買門面,家産達上千萬元。

  經濟基礎逐漸厚實的許江秀,想著要實現自己的“養牛夢”,卻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

  2011年的一天,許江秀離開了家門,在早已相中的者相鎮平橋村高龍草場安營紮寨。建圈、種甘蔗、購牛。為了養牛,倔強的許江秀把門面和房子賣了,把住房抵押了貸款。出乎她意料的是,投入如同無底洞。從種甘蔗到養牛,2年時間,許江秀沒有盈利一分錢,就靠她的鋼材廠支撐,近年來鋼材廠的經營狀況大不如從前,此時的她窮得連吃一碗7塊錢的米粉的錢都湊不夠。眼看著牛圈裏的牛越來越多,食物卻供應不上,許江秀想到了附近老百姓有養牛的傳統,斟酌著和老百姓合作,她出母牛,利潤分成。

  許江秀印好宣傳單,聲稱“免費送牛”。從2003年5月開始,許江秀每天都要挨家挨戶去村裏宣傳,為了讓大家接受她的牛,她承諾一頭牛一天至少要長3斤以上,每天過磅檢查,如果不達標準可以隨時退回,就算牛生病她也負責治療。

  農民有興趣了。可一頭上萬元的牛,不是輕易能牽走的。公司要與農戶簽署合作協議,最基本的有三點:養殖戶必須找5戶講信譽的村民,相互擔保,叫“五戶聯保”;母牛所産牛犢銷售後,在沒還清母牛本錢前,利潤由公司和農戶對半分成;農戶保證母牛安全,否則照價賠償。

  平橋村的馬成剛最初領了3頭牛,現在已經下了3頭牛仔,賣給公司凈得了近2萬元的收入。比起原來在外打工賺得多。許江秀介紹,目前她已與100余農戶合作。

  “我計劃用3年時間,發展500戶農民飼養能繁母牛,養殖量達到2000頭以上,實現年育肥牛出欄4000頭。農戶餵養5頭能繁母牛,年産牛犢5頭,每戶年收入可達2.5萬元。”許江秀説。

  許江秀的養牛藍圖裏,還需要建精飼料、粗飼料加工廠和牛肉深加工廠,把養殖交給農戶,公司集中精力做好資訊、技術、檢測、飼料等方面的服務,重點做好牛肉深加工以及飼料加工、研發,降低養牛成本,提高肉牛附加值。許江秀説:“我的願望是把周邊農民帶動起來,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