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都:打響率先小康攻堅戰

  • 發佈時間:2014-10-21 09:30:48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艷玲

  4720、6815、8120,這幾個數字羅巡虎一直記在心裏。得益於長達2年的扶貧開發支援,這幾年青橋村的變化翻天覆地。老羅認為,這串反映過去三年村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的數字,便是最直接的體現。

  然而,差一點,青橋村貧困村的帽子就沒能摘掉。雖然2012年青橋村每人平均純收入直逼7000元,但也沒能跑過成都市確定的扶貧標準。2013年,成都市啟動第三輪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扶貧標準線從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4000元調整為7000元,即將2012年全市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低於7000元的村進行倒排序,並綜合考慮村級産業發展、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相關情況,確定貧困村名額。

  這一標準是國家扶貧標準的3倍,也遠高於浙江、江蘇等東部發達省份的扶貧標準。在成都高標準扶貧背後,有著怎樣的思路和動力?第三輪扶貧期限已經過半,在各地大力推動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成都又有些什麼行動?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高扶貧標準背後是率先小康的目標牽引

  其實這並不是成都市第一次提高農村扶貧標準。2001年,成都市啟動第一輪扶貧,標準為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3000元,2009年開始的第二輪農村扶貧標準提高為4000元。而根據成都市的扶貧規劃,2016年,成都市又將根據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另行確定扶貧對象和範圍,進入新的扶貧階段。

  跟著標準上升的,還有市級財政安排的扶貧專項資金,由第二輪的年2500萬元調整到5000萬元,翻了一番。

  成都市何以如此高標準扶貧?成都市農委主任許興國表示,作為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試驗區,成都農村扶貧工作已經擔負起了新的使命,農村扶貧開發的目標已經由消除相對貧困轉變為縮小發展差距、促進社會和諧,成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而伴隨著統籌城鄉的路徑探尋,成都市扶貧開發工作正在被更為明確的目標牽引前行。

  2013年9月,中共成都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大力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加快建成農村全面小康的意見》,提出成都將力爭到2017年,實現農業高端産業倍增、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倍增;在中西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率先實現農村全面小康。

  “我們只有4年時間,農村扶貧開發的擔子壓得更重了。”成都市農委副主任張曉華表示,經過10餘年的開髮式農村扶貧,全市幫扶村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為第三輪扶貧打下了好底子,然而要在2017年率先實現農村全面小康,扶貧開發工作還需要更為精準有力。

  一場全方位動員的成都第三輪農村扶貧工作已經如火如荼。44位市級領導挂點督查,122個市級部門(單位)、129個經濟較發達區(市)縣級部門(單位)以及100家省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都將參與農村扶貧開發。

  重心下移精準扶貧全面開展

  今年起,成都將市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審批權下放到有扶貧開發任務的區(市)縣,市上主要負責下達扶貧資金額度以及項目和資金監管,區(市)縣負責審批和組織實施扶貧項目。

  與權力一起下放的還有責任。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出臺了《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要求以縣為主體,組織開展扶貧開發建檔立卡工作,找準農村扶貧對象,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並將各項扶貧措施與建檔立卡結果相銜接,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精準扶持。

  隨著權責的下移,扶貧機制進一步完善,一些區(市)縣全力構建的扶貧幫扶長效機製作用將更加凸顯。其中,龍泉驛區建立的四級結對、三級覆蓋的定點精準扶貧幫扶模式受到四川省扶貧辦肯定,包括領導挂點聯戶幫扶、區級部門組團定點幫扶、黨員幹部認親結對幫扶、選派幹部駐點挂職幫扶四種模式。區幫扶辦還專門研究制定了《幫扶對業績記實考核細則》、《幫扶隊員積分制記實考核細則》,將此作為幹部選拔的推薦依據。近年來,各項精準扶貧措施的均衡推進,龍泉驛區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近年來不斷增長,2013年達14098元。

  基層幹部的作用也進一步被重視。9月初,青橋村葡萄園迎來了100位特殊的客人,他們一不採葡萄,二不遊園景,而是圍著村支書羅巡虎問個不停。“葡萄園設施投入多少?”“葡萄銷路怎麼樣?”一連串的問題讓老羅應接不暇。這些提問者都是來自成都市第三輪第一批100個貧困村的村支書。

  “基層幹部在農村扶貧開發工作中起著關鍵作用。”成都市扶貧處處長鄭濤表示,成都多年的扶貧經驗表明,一個有思路、有幹勁、有公心的村幹部是團結村民共謀發展的靈丹妙藥,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更需要依靠村“兩委”班子的推到。為了對症下藥,在為期一週的貧困村兩委班子集中培訓中,除了向他們介紹現代的農業發展理念,學習參觀,並特別安排了紀委幹部宣講陽光扶貧。

  因勢利導社會扶貧更加精準

  “成都正迎來第三圈層加快發展的重要節點。”2011年11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黃新初在金堂縣和彭州市調研後認為,成都經濟圈的第一、二圈層已經由“洼地”變“高地”,從資源聚集區逐漸轉變為資源溢出區,第三圈層將迎來跨越式發展,圈層之間將逐步實現均衡發展。

  位於第三圈層的白頭鎮五星村便是資源溢出的受益者。投資8億元的柏翠快樂家庭小鎮、投資15億元的盤古農業綜合體等鄉村旅遊項目讓這個傳統的農業村一下子熱鬧了起來。村支書王紀估計,今年村子的觀光人數可達10萬人次,去年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8460元,比上年每人平均增收3660元,增幅為76%。

  一場更大範圍的資源與資本的聯姻會已經拉開了序幕。日前,100家農業龍頭企業的負責人與100個貧困村的村支書坐到一起,一對一、面對面地談合作聊發展。

  “企業願意無私扶貧自然是好事,但如果能讓企業將自身與貧困村發展融合,才能結為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蒲江縣朝陽湖鎮副鎮長湯海波表示,成都市多年來堅持的一名市級領導挂點督查和一個市級部門、一個經濟較發達區(縣)級部門和一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三幫一”的幫扶工作機制的作用已經在當地顯現。

  石像村是朝陽鎮中唯一進入第三輪扶貧的村子。雖然緊鄰石像湖景區,卻不知如何借力。市上對口幫扶的市財政局和青羊區交通局不遺餘力,修橋築路,交通條件極大改善,更為關鍵的是在扶貧幹部的指導下,一個圍繞“一三産業”開發的發展規劃出爐了,發展的方向和著力點清楚了,財政局還留下了年輕肯幹的扶貧幹部唐江。村支書曹宗貴透露,最近,石像村迎來了重要的合作夥伴,一個藍莓種植項目可能落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