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 首超千億美元

  • 發佈時間:2015-01-20 06:31:3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全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1196億美元,同比增長1.7%,雖然縱向而言這一數字並不算高,但仍高於美國、歐洲等一些主要經濟體,並連續23年保持了發展中國家最大引資國的地位。這是南方日報記者從國新辦近日舉行的2014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吹風會上獲得的資訊。

  同步發佈的數據還包括,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首次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29億美元,增長14.1%,保持世界第三位。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鍾山在吹風會上表示,預計中國對外投資很快會超過吸引外資,“這對中國來説是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趙曉娜 實習生 李強

  數據亮點

  2014年對外直接投資達1029億美元

  在吹風會上,鍾山表示,外資發揮著拉動中國經濟增長、調整産業結構、提升技術水準的重要作用,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引進外資的工作,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引資大國。據披露,2014年全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1196億美元,同比增長1.7%,增速高於美國、歐洲等一些主要經濟體。“我們已經連續23年保持了發展中國家最大引資國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年,日本、美國、歐盟及東盟對華投資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好消息是,2014年我國吸收外資的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服務業吸收外資佔比上升,達到了55.4%,高出製造業22個百分點。吸收外資的區域分佈更加合理,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規模在進一步擴大,特別是中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7.5%,增幅大大高於全國的平均水準,而東部、西部地區僅僅分別實現了1.1%、1.6%的增長。

  鍾山同時披露的數據還包括,近幾年我國對外投資快速發展,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2014年我國對外投資規模與吸收外資基本持平——全年對外直接投資首次突破千億美元,達到1029億美元,增長14.1%,保持世界第三位。

  此外,我國對外投資結構也發生變化,對外直接投資對服務業投資明顯上升。數據顯示,在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行業中,服務業增長最快,增速達27.1%,佔全部對外投資的比重達到了64.6%。而作為此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投資去向的礦産,2014年我國對採礦等資源投資下降了4.1%,佔全部投資的18.8%。

  另外,就對外投資的國別而言,2014年我國對發達國家投資增長較快。鍾山介紹,2014年我國對美國投資增長23.9%,對歐盟投資增長1.7倍,大大高於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體增速。

  專家解讀

  外資在華出口加工型企業日漸式微

  對外經貿國際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主任劉寶成介紹,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必須調整傳統的經濟增長手段,為我國産業調整留出空間。就外資而言,我國將加大環境調整的力度,利用外資的結構將更加合理化。

  “短期來説,外資進入中國的幾個驅動力都趨於弱勢,一是勞動力成本因素,二是環境方面作出的讓步,三是利用外資方面的稅收減免政策等。”劉寶成介紹,這是伴隨中國經濟自身的增長能力特別是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急速提高,外資在中國傳統的出口加工型企業的利用外資能力已經越來越式微。

  劉寶成表示,從貿易方式而言,我國加工貿易逐年減少,一般貿易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從貿易主體而言,我國民營企業成長能力逐步提高,此前在外資企業工作的高層人才逐步流向民營企業或者自主創業,跨國企業在華本地化高層人才日益短缺。

  雖然1.7%的增速並不算高,但2014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穩定增長,吸收外資的結構進一步優化,外資的投向區域更加合理。“過去外資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現在我們的外資向中西部地區投資的趨勢非常明顯。”鍾山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自貿試驗區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果。

  而與之相較,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優勢地位,引發關注。在劉寶成看來,伴隨我國對外匯管制的逐步放寬,一大批中國企業到境外投資,“走出去”的企業也以另外一種更加巧妙的方式吸引了外資,這種杠桿效應更多地利用了國際金融市場和國際資本市場,促進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的加快。

  新年展望

  優勢産業向“一帶一路”沿線轉移

  “中國政府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在積極吸收外資的同時鼓勵企業開展對外投資。”鍾山介紹,“按照目前發展的趨勢,我國對外投資增速將繼續快於吸收外資,即將成為凈對外投資國。”

  鍾山還透露,今後我國將對對外直接投資建立統計臺賬的制度,預計很快中國對外投資會超過吸引外資,這對中國來説是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這種轉變符合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企業自身發展的規律。”

  鍾山表示,中國政府在吸收外資的同時,鼓勵我們的企業“走出去”,使中國企業在國外得到鍛鍊,拓展發展空間,同時為投資對象國創造了就業,增加了稅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劉寶成表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實際使用外資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動態平衡。“所謂動態平衡,就是要拉長觀察期,對形勢的關注不只關注一個季度一年的數據,應該分析更長時間的變化;另外就是不僅要看實際實現的數據,還要看到潛在的增長數據。”

  就2015年吸引外資數據而言,劉寶成表示謹慎而又樂觀。樂觀的因素在於,中國經濟平穩增長,高於全球平均增長的一倍左右,這對我國吸引外資還是對外直接投資都無疑産生巨大的意義;謹慎的因素又在於,我國政策能否保持一定得穩定性,為跨境投資提供可預期的商業環境。

  中國企業“走出去”也將穩步而行。劉寶成列舉,一方面2015年我國“一帶一路”進入實施階段,而中美之間的BIT協議即將達成,另外中韓FTA、中澳FTA也接近完成,這些協議和自貿協定將拆除國際間的貿易壁壘,也將對我國跨境投資産生直接促進作用。

  鍾山則在吹風會上也透露,下一步,將重點結合“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加大對外投資力度,鼓勵優勢産業和富餘産能向沿線國家轉移。

  ■連結

  我國擬出臺外國投資法

  外商逐案審批管理模式或將結束

  據新華社電 商務部19日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此法一旦通過,將實現外資三法合一,外商逐案審批管理模式將結束,進入“有限許可加全面報告”外資準入新時代。

  根據徵求意見稿,將取消現行對外商投資的逐案審批體制,採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方式,構建“有限許可加全面報告”的準入管理制度。即外國投資者在負面清單內投資,需申請外資準入許可;同時,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投資,不管是否屬於負面清單,均需履行報告義務。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李成鋼介紹,改革開放早期制定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奠定了我國利用外資的法律基礎。以外資三法為核心的外資法律體系對我國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推進,部分內容難以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亟須進行修改完善。

  草案不再將企業組織形式作為規範對象,而是在依據註冊地標準定義的同時,引入了“實際控制”的標準。即:受外國投資者控制的境內企業視為外國投資者;外國投資者受中國投資者控制的,其在中國境內的投資視為中國投資者的投資。

  在放寬外資準入、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徵求意見稿進一步完善了國家安全審查制度、外資促進和保護制度,並對外國投資企業的行為加強監督檢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