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防安全面臨新挑戰

  • 發佈時間:2015-01-20 01:31:2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軍事科技與國家安全

  新一輪科技創新浪潮的掀起,使全球進入一個創新密集和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的時代。一些重要的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發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日益顯現,變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斷積累,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形成。

  從方向上看,以資訊科技顛覆性換代和深化應用為標誌的資訊技術革命正在深入發展,以生物技術為主導多學科推動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發展;從性質上看,新科技革命將是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三大革命的交叉融合;從範圍來看,新科技革命可能由多個國家共同推動。

  國防科技是實現強軍目標的基礎支撐和直接動力,即將到來的新科技革命涉及科學和技術的深刻變革,對國防科技發展的方向、模式、思路等方面提出了諸多新要求、新挑戰。只有認清這些衝擊與顛覆,才能更好地應對挑戰,推動國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新科技革命可能進一步拉大與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從歷史上看,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帶來了世界創新格局的大調整,引起了一個國家命運的興衰變化。在科技革命的創新浪潮中,先進國傢具有更雄厚的科技基礎、更先進的研發設施、更龐大的創新群體、更良好的創新機制以及更充足的經濟基礎,可能早于落後國家把握新科技革命的機遇,理清科技革命的突破方向,快速做出決策響應和前瞻部署,進一步鞏固其相對落後國家的領先優勢。落後國家受科技基礎、頂層謀劃的制約,可能錯過科技革命的機遇,在科技發展和武器裝備建設上不斷拉大與發達國家的“時代差”,使自己在戰略上長期處於被動落後的態勢。我國曾經錯失了冷兵器戰爭向熱兵器戰爭變革、熱兵器戰爭向機械化戰爭變革的大好時機,導致武器裝備發展和軍事實力長期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

  技術欺騙和技術突襲將愈發頻繁,對技術發展戰略研判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科技革命將帶來前沿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群體突破。前沿新興技術發展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在為落後國家提供技術超越的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挑戰。一方面,技術欺騙將越來越多。多年來,西方發達國家大肆宣傳一些似是而非的技術概念,有意將對手引入歧途,達成技術欺騙的目的。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是通過“星球大戰”計劃,將前蘇聯拖入軍備競賽。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前沿科技的發展具有不確定性,面臨多種路徑選擇,強大的對手出於戰略目的可能故意釋放煙幕,對我進行技術欺騙。另一方面,被技術突襲的風險加大。1957年,前蘇聯成功發射人造衛星,就曾使美國大為恐慌。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在生物、資訊、奈米、材料、能源等多個交叉領域取得突破,軍事強國利用其深厚的技術基礎,有可能在某個方向取得出人意料的突破,對落後國家進行技術突襲。在此背景下,謀劃國防科技創新發展,應加強戰略判斷,提高對技術的敏銳性和認知力,既要防止技術欺騙,走入發展歧途,喪失發展機遇,又要防止技術突襲,防止重大技術遺漏,不能因為戰略判斷失誤,形成與軍事強國新的技術鴻溝。

  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邊界日益模糊,現行基礎研究發展模式面臨困境隨著科學研究與工程領域的結合日趨緊密,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已沒有很清晰的邊界,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呈現出相伴、互動的發展態勢,基礎研究從實驗室的科學發現向戰鬥力轉化的時間大大縮短。歷史上,由電磁波發現到雷達裝備應用歷時近50年;而從2004年突破壓縮感知理論,到2007年應用於提升雷達性能,歷時不到3年。我軍現有基礎研究工作大多針對武器裝備建設的具體需求進行凝練和支援,對於基礎數學、應用物理、生命科學等重要國防基礎研究領域,缺乏系統的佈局和穩定的支援。這些工作主要依靠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力量。但由於管理體制、運作機制、政策法規等方面因素的制約,民口基礎研究成果向國防領域的轉化應用尚存在較大障礙,影響了國防科技的創新發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對我軍現行的基礎研究發展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既發揮軍方在國防科技基礎研究中的主導地位,又充分發揮民口基礎研究對國防科技的重要推動作用,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科技創新和退化的速度不斷加快,必須增強國防科技超前儲備意識當前,世界主要國家圍繞國防科技的競爭日趨激烈,使得國防科技發展呈現出創新不斷加快、同時退化也不斷加快的特徵。一方面,在各國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國防科技創新及應用速度明顯加快,向戰鬥力轉化的速度更快、轉化的鏈條更短。以我國為例,過去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一個型號産品的研發和生産週期是10—15年,而今已經縮短到3—5年,而新一代戰機殲-31的原型機開發僅用了19個月。另一方面,軍事領域的強烈對抗性和競爭性,導致各個國家競相發展並應用最新技術,新老技術替代節奏不斷加快,技術生命週期不斷縮短,軍事技術由“高”到“低”退化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必須科學把握技術“進步”與“退化”,緊跟新科技革命的發展,切實增強技術儲備的超前意識,緊盯技術發展前沿加強前瞻謀劃和預先佈局,科學防範技術退化加快帶來的挑戰。

  (本欄目由科技日報軍事部與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主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