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二次機器革命重塑經濟生態圈

  • 發佈時間:2014-09-25 00:51: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周武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美國學者埃裏克·布賴恩約弗森和安德魯·麥卡菲合著的《第二次機器革命》中文版本月出版不久,《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這本暢銷書作者之一安德魯·麥卡菲教授。麥卡菲教授表示,第二次機器革命對人類將産生深遠影響,將改變整個世界。

  在《第二次機器革命》一書中,詳細描述了數字化技術對經濟和社會所帶來的改變。麥卡菲對記者闡述了寫作此書的意義。他認為,和第一次機器革命一樣,第二次機器革命也並非純學術概念,而是到來的現實。麥卡菲認為,正如第一次機器革命給人類帶來的影響一樣,第二次機器革命將改變世界。然而,儘管第二次機器革命已經拉開序幕,但實際上沒有一個國家真正完全意識到這場革命的到來,目前第二次機器革命正處於早期階段。

  他向記者解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機器革命的區別。麥卡菲説,第一次機器革命時代是18世紀末伴隨著蒸汽機誕生的工業革命。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幾乎所有動力系統都在延展人類的肌肉力量,這次革命克服了人類肌肉力量的局限。不過第二次機器革命則有所不同,它是由網際網路、電腦、軟體等方面所發生的巨大技術進步而帶來的,它克服的是人類大腦智慧方面的局限性。這對人類來説是一件比第一次機器革命更為重大的事情,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超越。

  麥卡菲認為,電腦數字技術所具有的令人震驚的力量是第二次機器革命實現的基礎。根據摩爾定律,這種力量隨著時間的增長會越來越巨大。“我們今天借助網際網路,可以實現全球的相通相連,其他以前被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隨著電腦硬體、軟體、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即所謂的數字化技術框架的基本成形,全新的基礎環境和技術經濟生態圈正在形成。

  由於第二次機器革命將改變經濟、社會和商務的方方面面,因此麥卡菲呼籲以人類對於此次機器革命應該給予足夠的關注。

  很顯然,第二次機器革命帶來了看得見的紅利,即所謂生産率的增長,以及無法以G D P衡量的消費者剩餘,使人類能享受到更多由數字化技術所帶來的益處,如更多的醫療服務、更多的旅遊和閒暇,以及其他更多的服務,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準。不過,麥卡菲表示,第二次機器革命也存在著負面影響。他解釋説,當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人因技能落後而難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機會,換言之,他們的工作機會被機器和電腦取代了,因而數字化技術催生了財富的重新分配。

  對此,麥卡菲認為,技術創新總會伴隨有人失去工作的不幸。然而從以往的經驗不難發現,創新帶來失業的同時,也創造了就業機會。第二次機器革命可能也會帶來同樣的結果。

  麥卡菲説,很多國家在第一次機器革命中早于中國掌握了這個時代的工具和技術,但中國在其中卻迅速地獲益。現在,在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來臨之際,機遇和挑戰對於所有國家都是一樣的。他認為,無論是這次革命所帶來的好處,或者造成的更多不平衡,在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國家都同樣存在。

  目前來看,不同國家採取了不同的策略。比如,美國就更為鼓勵創新。而歐洲國家創新則相對較少,它們具有更為強大的社會安全網路。作者對此表示,如果能結合更多創新,並且能減少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將是一個更好的結果。

  對於中國而言,雖然第二次機器革命起始於美國,但其核心影響卻在中國。麥卡菲表示,短期來講,這一革命將比以往更能提高生産率,提升中國在經濟方面所取得的令人吃驚的成功。但是隨著第二次機器革命的深入,電腦和機器人的作用會越來越大。他表示,儘管短期中國能從中獲益,但長期而言,結果並不十分清楚。他提醒説,一個國家如果僅僅依賴廉價勞動力優勢,很難在第二次機器革命中獲勝。他表示,對於中國而言,應該鼓勵創新,同時改善教育系統,使得更多的人能在第二次機器革命中變得更有價值。

  麥卡菲對於裏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的觀點表示贊同,並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機器革命這兩大概念在某種程度上差別不大,都描述了數字技術所帶來的革命,有所不同的是,第二次機器革命的概念更側重於數字創新所帶來的變化,而對新能源技術的影響涉及很少。

  麥卡菲最後對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總結説,這個時代技術正在迅速推進,這是日前經濟最大的好消息,但是需要關注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會在革命中被拋到後面,這將是其帶來的挑戰。但總體而言,第二次機器革命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將大於負面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