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停航,卻不停奮鬥

  • 發佈時間:2015-01-19 08:31:28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曾是抗日戰爭中當之無愧的功勳機場,曾因地形影響歷經3次停航,安康機場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不平凡。2010年10月,在經歷第3次停航後,安康機場在西部機場集團和安康市政府的支援下,又一次積極尋求出路,努力發展通用航空,在正常航班無法運作的情況下,探索出一條自力更生的途徑。

  □本報通訊員 李澤中

  停航4年引入通航走出困境

  安康機場始建於1938年那個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年代,在日軍的轟炸之下由上千名中國勞工的血肉鑄就,陳納德曾率領飛虎隊在這裡駐紮,與日本空軍展開殊死搏鬥,是抗日戰爭當之無愧的功勳機場。然而,時過境遷,安康機場受三面環水的地形限制而無法拓展跑道,以至於沒有適航機型,改革開放以來歷經了3次停航,最近的一次距今已有4年多時間。

  “安康機場其實並沒有停航。”安康機場總經理顏萬軍對筆者説,“我們的設施設備雖然老舊,但依然維護保養良好。我們的技術骨幹員工輪流在集團各座機場幫勤,技術過硬。每天例行的檢查、維護工作依然井井有條。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用機場發展通用航空,機場沒閒著,人也沒閒著。”

  顏萬軍介紹,安康機場歷史上停航過3次,前後加起來近20年。最為艱難的一次停航是2001年~2006年,其間機場為了走出困境,辦過農家樂,養過豬,釀過酒,種過菜。結果事實證明,民航人幹民航以外的事情,偏離了航空主戰場,不但賺不到錢,而且還耗費了大量人力。

  2007年6月,時值安康機場第二次復航13個月,西部機場集團召集各成員企業以及西安、安康兩地3家民營企業共計30余名代表聚集安康,共商安康機場發展大計,大家出資500萬元支援安康機場發展。2010年10月,在第3次停航後,西部機場集團對安康機場現狀進行了評估,得出結論:安康機場雖然眼下因為沒有適航機型而停航,但是距離新機場建成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裏,安康機場不能停滯不前,不能坐等“輸血”,而是要積極尋找出路,使機場不至於落伍,員工不至於懈怠,業務不至於荒廢。只要有了合適的出路,集團公司將不遺餘力地予以支援。

  幾經努力通航業務走上正軌

  預計安康新機場在2019年建成,在遷建過渡時期,安康機場沒有航班,所以飛行時間比較充裕,加之周圍200公里內沒有其他機場,空域條件好,發展通用航空有其天然的優勢。2011年,安康機場公司接受了西部集團公司和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的建議,決心發展通用航空,並在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幫助下聯繫到了金勝航空公司。

  經過多次互相考察、調研,2011年6月10日,安康機場與金勝航空公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安康機場為金勝航空公司提供跑道、機坪、導航、辦公樓、宿舍等設施設備,提供氣象、通信導航、安檢、場道等服務;金勝航空公司每年付給安康機場公司相應的費用,並每年以一定的比例提高。從此,安康機場謀求通航發展之路的探索正式開始。

  萬事開頭難。剛剛組建的金勝航空公司在相關資質審批和資金投入方面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招生和運營工作一度無法全面開展。既然金勝航空已經簽約為駐場航空公司,本著精誠合作的態度,安康機場公司就有義務增強對方發展通航事業的信心。在安康機場公司的大力支援下,金勝航空公司下定決心繼續發展通航事業,公司引入了新股東,資金有了保障,相關資格也順利辦理完畢。2013年,安康機場的通航業務終於走上正軌。

  明確了發展通航的目標,有了經驗之後,安康機場決心引入更好、更強的合作夥伴。2013年7月,安康機場公司又聯繫到了中俄航空公司。同樣是開辦航校,這家公司的主業是俄國直升機中國銷售總代理,經營多年,管理正規,實力雄厚。由此,安康機場的通航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收入也進一步增加。

  目前,金勝航空第一批9名私照學員已經畢業,共有37名學員在這裡學習。2014年,機場共保障各類通航飛行17937架次。目前,中俄航空的航校業務也即將啟動。

  停航機場扭虧為盈即將實現

  在開源節流的基礎上,安康機場公司還有意向吸引新的通航公司,拓展新的通航業務。顏萬軍介紹: “未來,我們還打算再引進1家~2家通航公司。安康機場的設施和時刻還有富餘,完全可以再引進一家通航公司。未來,安康富強機場建成,各類導航、夜航設施設備齊全,通航公司可以在我們這裡訓練夜航、儀錶飛行,飛行的時間也可以大大延長,從而進一步增加收入。另外,估計新機場運營初期每天航班量可能不多,因此我們要在新機場建成之前把基礎打好,看情況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還要引進第4家。等新機場建成後,我們在保障好正常航班的基礎上,還要花更大力氣發展通用航空。”

  除通航公司每年按照協議所交納的費用之外,安康機場收入的最大一部分來自於民航局給予中小機場的補貼。然而,按照民航局相關規定,該補貼只適用於有正常民用航班的機場。安康機場在2010年停航以後,該項補貼曾停發一年,後改為只補貼一半,這也造成了安康機場兩年有史以來的最高虧損。經過集團公司的努力協調,民航局本著支援困難機場的原則,重新全額為安康機場發放該項補貼,每年補貼475萬元。

  顏萬軍介紹,除通航收入和中小機場補貼之外,安康機場公司所屬的資産租賃收入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把辦公樓租給金勝航空、把航廈租給中俄航空等。此外,安康民航大酒店所有權原屬於西部機場集團,集團公司為支援安康機場公司,將租賃收益補貼給安康機場公司,每年也能增加收入150萬元。

  安康機場公司計劃財務部經理張磊告訴筆者,安康機場最大的成本是人工成本,也就是發給員工的工資。最大的問題在於賬面累計折舊大,大部分資産處於逾期服役狀態。除去折舊約每年140萬元外,僅僅計算運營成本的話,主要包括人工成本每年需要800萬元左右,其他運營成本和稅費約160萬元。運營安康這樣一座機場,每年需要960萬元左右。

  “2014年,在沒有民航航班的情況下,隨著民航局中小機場補貼的全額發放,通航收入的增加,非航收入的極力開源,安康機場公司實現減虧276.46萬元,距離扭虧為盈只差一步之遙。2015年,安康機場將繼續拓展通航業務,力爭實現盈利。”顏萬軍表示。

  雖然通用航空給安康機場發展帶來了新面貌,但顏萬軍認為,對於安康機場來説,發展通用航空所起的最大作用還是讓員工能夠把心思專注于工作上,不落伍于集團前進的步伐,不脫節于行業發展的潮流,為未來的新機場運作保障保留一支過硬的技術隊伍,打下堅實的人才基礎。“安康富強新機場才是安康機場公司的希望工程。有了它,安康機場的員工們才有希望,待到新機場建成,才是安康機場公司大展宏圖,服務安康人民,服務地區發展,回報多年來堅守而不放棄的員工的時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