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武漢新型農村留守服務站:“我能在學校見到爸爸了”

  • 發佈時間:2015-01-19 02:32:0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教育傳真

  “爸爸!爸爸!爸爸!”今年元旦,武漢新洲區潘塘街初一學生姚闖在視頻裏見到了久違的父親。他激動地連喊了三聲“爸爸”。姚闖以前成績很好,自父親外出打工後,他思念父親,成績一直下滑。

  姚闖和父親遠端見面,多虧了潘塘街農村留守人員服務站幾位民警。他們聯繫到了在廣州的姚父,為他註冊了QQ號,請他到打工地附近的網吧與姚闖視頻聊天。當打開視頻看到父親的第一眼,姚闖哭了。看到父子網上團圓,在場的人也很感動。

  據新華社報道,潘塘街農村留守人員服務站是一所建在中學校園內的警務站。講起建設農村留守人員服務站的緣由,武漢市公安局新洲區分局局長陳衛東告訴記者,開始於一個小故事。

  2013年的一天,潘塘中學初二學生黃崇慧放學回家,因家中父母外出打工,只留下70多歲的奶奶在家照顧.黃崇慧特別孝順,自己下廚做飯,不慎引發家裏著火,幸好民警及時趕到。

  事情不大,但引發陳衛東的思考。隨著農村人口涌向城鎮,農村學校近年生源萎縮,場地利用率不高。武漢市公安局新洲區分局就把空閒的一些校舍改造成留守人員心理諮詢室、視頻親情室、消防室和老年活動室,為留守兒童講解安全防範、火災預防知識、進行心理疏導、感恩教育,讓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新洲區公安分局還整合婦聯、教育、共青團、衛計委等力量,派出駐站民警,邀請教師,號召了群防隊伍,聘請志願者、治安積極分子,在警務站開展全天駐站服務。

  新洲區特殊教育學校的高級教師丁娟是這座服務站的常客。採訪當天,她給留守兒童們播放了“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曲,告訴他們,這首歌描述的是子女一天天長大,父母一天天老去,子女要孝敬父母。這些話感動了不少孩子。

  像潘塘街留守人員服務站這樣的警務站,新洲區共有15個。新洲區將警務服務站建設經費納入區級財政預算。實施一年多,農村警務工作前移,農村治安得到好轉,新洲區農村刑事警情同期下降10%以上,侵財類案件發案下降30%以上。

  去年8月,新洲邾城街巴山村肖大灣65歲程太婆與叔伯侄子肖北喜為飼養耕牛問題發生口角。肖將合養的水牛變賣分了。程在外打工的兒子氣不過,一氣之下從廣州回家要論高低。留守服務站迅速到府勸和,肖北喜在民警們的帶領下到府賠禮道歉,將少分的部分還上,消除誤會和隔閡。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