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經濟仍可保適當增速 對外投資預計很快超過吸引外資

  • 發佈時間:2015-01-17 09:43:3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首秀”

  今年經濟仍可保適當增速 對外投資預計很快超過吸引外資

   1月16日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會場,記者們發現了細微的變化:主席臺上的發佈席挪下來很多,離記者們很近。“這樣的座位安排可能更便於和記者交流。”國新辦新聞局局長郭衛民説,從本週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每週定期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國務院重要會議、重大部署和政策,介紹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吹風會和發佈會有所不同,大家注意到,今天的形式有所變化,希望在這個平臺上,大家能夠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互動。”

  2014年中國經濟實現“一穩三新”,改革效果正在逐步釋放

  “情況比預料的要困難,結果比預想的要好。” 首場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聚焦了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介紹2014年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時表示,困難主要在於,一是世界經濟復蘇弱于預期,二是國內“三期疊加”,挑戰加大。這種情況下,能夠實現原來的預期目標相當不易。

  朱之鑫認為去年有“三個力”:強力推進改革、大力調整結構、著力改善民生,避免了經濟出現大的波動。他評價去年經濟發展成就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一穩三新”。所謂“穩”,就是經濟發展穩,就業穩,物價也穩。2014年前三個季度GDP分別增長7.4%、7.5%、7.3%;就業突破了預定的新增就業1000萬人,預計超過1300萬;另外,物價比較平穩。

  所謂“三新”:第一,結構調整有不少新亮點。農業保持了好的發展態勢,糧食生産“十一連增”;服務業比重上升,説明結構調整在不斷推進。第二,經濟品質有新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快於經濟增長,貧困人口在減少,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都向前推進,特別是降低能耗和環境治理的力度也在加大,這表明我們在轉方式和經濟增長的品質上有提高。第三,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改革現在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這個改革是要動‘奶酪’的,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時候改革能夠取得新的突破不容易。改革面是非常廣的,效果也是好的。這些改革為我們的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動力,隨著政策的落地,會逐步産生效果。”朱之鑫説。

  ?確保2015年經濟增速換擋不失速,將在六大消費領域發力

  分析2015年情況時,朱之鑫表示,一個重大的判斷就是目前全球經濟還處於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的深度調整期。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風險挑戰還會增加,要保持經濟增速穩定在合理區間,或者説在經濟增速的換擋期,實現換擋而不失速,這是今年宏觀政策的一個重要內容。他認為,中國經濟還可以保持在一個比較適當的增長速度上。

  對於是否要加大投資的問題,朱之鑫回答道,我們一直強調的是“三駕馬車”拉動經濟發展,就是投資、消費和進出口。在這個過程中,不可能偏廢某一點,要更好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和消費的基礎作用。消費的基礎作用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是非常大的,因為中國有龐大的市場和強大的消費能力。

  要不要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中國這麼大的經濟規模,僅靠政府投資是起不了很大的拉動作用的。但是,投資的關鍵作用是要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釋放潛力。“宏觀政策關鍵是把握總供求關係的變化,適度干預。如果經濟運作面臨滑出合理區間的風險,就要果斷出手。在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內時,要更加注重保持它的活力和改善環境。”朱之鑫説。

  朱之鑫介紹,2015年將從四個方面、六大消費領域裏採取措施進一步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四個方面一是擴大就業,增加收入;二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居民消費預期;三是改善消費環境,提升居民消費意願;四是找到現階段消費熱點。2015年政府要推進引導性的六大消費工程:一是資訊消費;二是綠色消費;三是住房消費;四是旅遊消費;五是教育、文化、體育消費;六是適應中國老齡化需求的相關消費。“坦率地説,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更多的要發揮市場的潛力,讓源源不斷的需求潛力通過引導,不斷地發展起來。”

  ?連續23年保持發展中國家最大引資國地位,對外投資預計很快超過吸引外資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鍾山在吹風會上介紹,2014年,中國吸收外資水準持續提升,已經連續23年保持了發展中國家最大引資國的地位。同時,吸收外資的結構進一步優化,吸收外資的區域分佈更加合理,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吸收外資規模在進一步擴大。

  鍾山説,中國政府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在積極吸收外資的同時鼓勵企業開展對外投資。2014年對外投資規模與吸收外資基本持平,按照目前發展的趨勢,我國對外投資增速將繼續快於吸收外資,預計很快中國對外投資會超過吸引外資,這對中國來説是歷史性的轉變。他還介紹了對外投資的結構變化,一是對發達國家投資增長較快,對美國投資去年增長了23.9%,對歐盟的投資也增長了1.7倍;二是對服務業投資明顯上升,對外投資中服務業增長最快,增長了27.1%,佔全部對外投資的比重達到了64.6%。去年對採礦等資源投資下降了4.1%,在全部投入當中只佔18.8%。

  如何看待中國即將迎來一個雙向投資平衡點的問題?鍾山表示,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個基本國策。中國政府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領域,比如我們在上海自貿區的試點當中已經開始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這樣一種外資管理模式。同時,我們將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外資政策,不斷改善外商的投資環境。至於中國對外投資即將超過吸收外資,他認為這種轉變符合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企業自身發展的規律。中國政府在吸收外資的同時,鼓勵我們的企業“走出去”,使中國企業在國外得到鍛鍊,拓展發展空間;同時,為投資對象國創造了就業,增加了稅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記者 朱劍紅 肖偉光)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