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稀土配額取消後的連鎖反應

  • 發佈時間:2015-01-16 08:04:00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實施了16年的中國稀土出口配額制度在2015年1月1日正式終結。然而,稀土價格堪比白菜價、走私猖獗等一系列問題能否隨著出口配額時代的結束而消失?未來從業者又將如何面對競爭者增加等挑戰?思考、變革、創新……一系列問題考驗著從業者的生存邏輯。

  疑點 誰能拿到稀土出口許可證?

  1月1日,稀土出口配額制度正式取消。這在媒體人眼中堪稱重大的消息卻早已在業內人士意料之中。記者採訪多位稀土從業者後發現,受訪人士聽聞上述消息後的第一反應多為“未感意外”。供職于南方某稀土企業的楊先生更是直言:“取消稀土出口配額的消息在業界早已傳開,相關部門發佈的公告證明了該消息的真實性。”

  未感意外之後,誰能拿到稀土出口許可證成為不同受訪人士的共同疑問。

  楊先生表示:“從已公佈的消息看,我們已明確知曉,企業可憑出口合同申領稀土出口許可證,無需提供批准文件,但企業範圍卻未加以説明。究竟是2014年拿到稀土出口配額的企業可以申領出口許可證,還是所有稀土企業都可以?稀土行業之外的外貿企業可以申領稀土出口許可證嗎?國家對稀土實施出口配額管理,其目的是防止賤賣國家重要戰略資源,一旦所有企業都可輕取出口許可證,是否會形成價格戰?屆時政府又將如何管控?”

  有此疑問的不止楊先生一人。供職于某稀土企業的趙先生直言:“目前未對可申領出口許可證的企業範圍加以説明,致使坊間猜測頻出,分析師和媒體的觀點更是五花八門。企業希望有關部門及時就相關問題加以説明,讓政策得以順利實施。”

  回應 有稀土外貿經營權的企業可憑合同申領出口許可證

  針對上述問題,相關部門人士透露,有稀土外貿經營權的企業均可憑合同申領稀土出口許可證。隨後記者致電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後得知,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時經營範圍囊括稀土的外貿企業,可憑出口合同申領出口許可證,無需提供批准文件。

  熱點 競爭者增加將成大概率事件

  如以稀土外貿經營權作為取得稀土出口許可證的依據,未來從事稀土出口企業的數量是否會增加?答案是肯定的。

  從企業經營範圍看,自2010年大規模減少出口量以來,每年僅有少數企業能夠獲得出口配額。粗略統計商務部近幾年公示的擁有出口配額的企業數量後不難發現,每年全國擁有稀土出口配額的企業不超過100家。但在全國範圍內,經營範圍囊括稀土、擁有稀土外貿經營權的企業絕不止這個數。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李青告訴記者:“在目前接觸的企業中,很多都在考慮將稀土納入企業經營範圍。”因此,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從事稀土出口的企業數量增加將成大概率事件。

  對於經營範圍已涵蓋稀土的企業,在能簽下稀土出口合同的前提下,增加稀土出口業務並不是難事。那麼,主營化工原料的外貿企業此時能否將有色金屬(包括稀土)出口生意收入囊中?“可能性不大。”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説。現階段內資的外貿公司雖然已經沒有經營範圍限制,但杜帥兵認為,受稀土專用發票所限,此前未涉足稀土出口的外貿企業基本不可能在此領域有所作為。稀土專用發票成為其他領域企業進軍稀土行業的門檻。“畢竟這個在進出口環節也要使用的發票不是誰都能開的。”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説。

  取消配額對稀土出口實際影響有限

  受訪人士一致認為,出口配額取消對稀土出口實際影響有限。

  一方面,從出口配額使用量上看,2011年以來,雖然稀土出口價格屢創新低,但稀土出口量依然遠低於當年配額規定量。2011年~2013年,中國稀土出口量(不算走私)僅佔配額規定量的61.6%、52%、73%。2014年11月稀土出口平均價僅為9.5美元/公斤,尚不足2011年高峰時期的5%(295美元/公斤)。2014年前11個月,中國稀土出口量僅為24866噸,低於當年配額規定的30611噸。由此可見,“買方需求疲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卓創資訊稀土分析師李祾譞説。“此時的稀土配額制度已形同雞肋,發揮不了太大作用。”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李青表示,在外需疲軟的大背景下,買家由於出口配額取消而大量購進稀土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已不是唯一的稀土輸出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也在積極開發稀土礦産。國外買家已意識到“一籃子”賣家的局限性,開始通過替代技術開發等手段獲取新的稀土來源渠道,降低對中國的依賴。

  在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看來,未來不排除走私稀土獲得合法身份後增加稀土出口量,以及在鑭鈰稀土價格處於歷史低位且無出口配額的情況下,國外買家大量購進的可能。不過,業內專家也指出,隨著市場的放開,若稀土出口量出現大幅飆漲,超過業界承受的底線,國內要求管控的呼聲或將再次出現。

  焦點 讓稀土出口走在陽光下

  在出口配額時代,不少外貿企業難以獲得出口配額,走私成為其謀生的手段。儘管有關部門一直重拳嚴打稀土走私出口,但這一現象並未得到根除。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海外稀土進口統計是中國海關出口統計的1.2倍,也就是説走私量是正常出口的120%。直到近兩年隨著“稀土打黑”力度的加大,稀土走私存在的空間才被大大壓縮。

  “在出口配額取消後,稀土走私應會有所遏制。一個企業如果可以做陽光企業,他不會選擇去做地下企業。”卓創資訊稀土分析師李祾譞説,“畢竟,可以做合法商人,誰願意走私啊!”

  李祾譞的觀點得到了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分析師李青等受訪者的認同。杜帥兵指出,稀土出口不受配額限制,如果企業成交合同不錯的話,將引導更多企業步入正規渠道。

  李青則表示,出口配額和關稅的存在是中國稀土走私嚴重的主要原因,使得稀土走私有暴利可圖。出口配額取消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走私現象。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執行院長屠新泉則認為,出口配額取消後,稀土走私有望大幅減少。“畢竟現在只要有買方、有合同就可拿到稀土出口許可證,就能從事稀土出口。”

  不過也有分析師直言,目前中國將輕稀土産品的出口關稅設為15%,將重稀土出口關稅設為25%,在出口配額取消、出口關稅尚未取消的情況下,稀土走私仍有利可圖。如果稀土出口關稅也被取消,走私稀土利潤將大幅降低且須承擔較大風險,屆時企業自然會轉向正規渠道,稀土走私現象的消亡或見曙光。

   五一之前取消稀土出口關稅能否兌現?

  除出口配額之外,稀土出口關稅也被WTO裁定違規。雖然市場早已預期2015年國內將降低或取消稀土出口關稅,但記者發現,在去年12月16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下發的《2015年關稅實施方案》中,涉及稀土的出口關稅與2014年沒有變化。

  對此,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表示,稀土出口關稅不變很可能只是暫時的。“有些企業已經告知稀土關稅政策取消極有可能在今年五一前實行的消息。”杜帥兵説,“目前稀土出口時需要繳納15%~25%的出口關稅,一旦出口關稅取消,稀土價格將大幅下跌,對市場影響較大,這也為稀土資源稅上調創造時機。”

  中國自2011年4月開始實施新的稀土資源稅,按原礦徵收,北方礦的資源稅為60元/噸,南方礦的資源稅為30元/噸,此前的徵收標準為0.5~3元/噸。市場消息稱,稀土資源稅計徵方式將由“從量計徵”改為“從價計徵”。北方輕稀土資源稅稅率將按照22%計徵,南方離子礦將按照35%計徵。業內人士指出,按照22%、35%的稅率計徵資源稅,恰好與稀土出口關稅徵收幅度相吻合,“國家很可能通過資源稅改革抵消關稅取消帶來的影響。”杜帥兵説。

  不過,卓創資訊稀土分析師李祾譞認為,“從目前消息層面看,尚難判斷稀土出口關稅是否取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