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噪音補償誰來發?(多棱鏡)

  • 發佈時間:2015-01-16 00: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范思翔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年到頭每晚都這樣,夏天能鬧騰到夜裏兩三點!”家住北京什剎海附近的高大爺説,旁人都覺得住在風景如畫的“海邊”是件幸福的事,可這兒的酒吧一條街吵得居民吃不香睡不好。

  “跟我們的房子就隔著一道墻,晚上歌手唱歌時,他們把音箱放在門口攬客,聲音震得人説話都聽不見,整條街家家都這麼唱,真受不了啊!”高大爺説,什剎海是北京知名旅遊景點,每逢節假日、週末遊人多的時候,這些酒吧的“高音喇叭”比平時更吵。

  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調查表明,人的聽覺最高可以接受30分貝的音量,當持續噪音污染超過30分貝時,人的正常睡眠就會受到干擾,而持續生活在7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人的聽力及身體健康將會受到影響,罹患高血壓、心臟病、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他精神綜合徵。

  後海“酒吧一條街”到底有多吵?筆者連續兩天在晚7點左右到這裡做了測試。在銀錠橋附近,噪音測試軟體實測表明,此地音量值已突破84分貝,有些商鋪門口甚至高達94分貝。筆者沿後海北岸一路往北走,走出500米後音響聲減弱,但仍有較響亮的歌聲;走出800米,歌手們從高音喇叭吼出的歌詞仍然聽得真真切切。

  常在後海北沿的器材健身區鍛鍊的周大媽説,她住在跟後海酒吧街平行、相隔100米左右的鼓樓西大街,但晚上也被吵得睡不著覺。“以前有居民去交涉過,可是酒吧老闆根本不搭理我們。這事兒咋就沒人管呢?”

  據了解,對於後海酒吧這種社會生活噪音,早在2007年起實施的《北京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就有相應規定。比如,“規劃、建設、工商、文化等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對環境噪聲污染防治進行監督管理”“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協助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居住區噪聲污染實施監督管理,調解鄰里之間因噪聲産生的糾紛”“未完成治理任務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3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市或者區、縣人民政府依法責令停業、搬遷、關閉”。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孫玉棟教授認為,在公共區域製造噪音影響到其他人的擾民行為,需要政府介入加以整治,城管應該發揮作用。

  什剎海附近居民表示,曾經有城管來突擊檢查,酒吧會把音響調低些,但檢查一走大喇叭又吵起來。

  被剝奪了寧靜生活的居民,能獲得補償嗎?

  “從沒有過補償。”筆者採訪的每一個附近居民都這麼説。

  就噪音補償一事,記者電話聯繫到西城區環保局有關人員。對此,一位趙姓負責人告訴記者,“什剎海從未有過噪音補償”,並反問記者有什麼補償依據?

  《北京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辦法》規定,受到環境噪聲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有權要求依法賠償。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及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有專家表示,酒吧噪音對居民的居住權造成了一定侵害,居民作為權利主體可向製造噪音的酒吧主張補償賠償。具體可採取和解、調解、訴訟的方式。其中和解、調解可由相關政府部門能動地發揮職能,起到協調平衡作用,多元解決民商糾紛,維護社會秩序。

  “走進什剎海,感受老北京”的旅遊宣傳牌在後海酒吧街隨處可見。“老北京怎麼會是這樣,處處充滿噪音?”一位家住後海南沿衚同裏的老者對記者感慨。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16日17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