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校政企合力助推畢業生創業

  • 發佈時間:2015-01-15 01:30:5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3年699萬,2014年727萬,2015年749萬……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一邊是大城市、熱門行業頻現“無業可就”,一邊是冷門行業、二三線城市、基層崗位“有業不就”。就業難將再度襲來,社會各界該如何幫助畢業生找飯碗?近年來,校、政、企三方聯合發力,千方百計助力高校畢業生“找工作”。

  資金扶持上路:幫學生啟動創業

  近年來,多省出臺政策為高校畢業生初始創業者提供資金扶持。2014年四川投入3億元財政資金,扶持補貼大學生創業;河南為初創者提供5000元創業補貼和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遼寧省對尚未進入孵化基地或創業園的大學生,給予每年3000至6000元的租金補貼。

  同時,對吸納初創者、帶動就業的創業孵化基地,天津按規模給予50萬元到100萬元不等的資金扶持。

  政策開綠燈:助小微企業加速成形

  對缺乏公司註冊經驗的畢業生,多地區開通審批綠色通道,降低其創業難度。2013年1月1日起,廣西欽州市大學生創業登記註冊免收工商登記註冊行政規費和工本費;浙江杭州允許註冊資本零首付、放寬經營場所準入、放寬註冊資本門檻,為使用民宅作為創業經營場所的大學生降低創業成本。

  為囊中羞澀的大學生創業者減免稅費,如上海取消最低註冊資本限制,對其3年內免收登記類和證照類等各類行政收費;江蘇省對月銷售額不到兩萬元的創業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

  基地集中孵化:專業化、集中培養扶持

  根據地方經濟需求和院校分佈情況,多省建立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將畢業生初創者集中扶持培養,避免其“單兵作戰”事倍功半。2014年江蘇規劃建設100個大學生創業園,鼓動社會力量參與創業項目開發,重點扶持5000個適合大學生的創業項目;貴州啟動大學生為企業孵化基地,擬每年孵化培養300戶創微企業、帶動就業1500人。

  開設就業創業課堂:導師型經驗指導

  建立創業輔導制度,將創業課堂納入學習範疇,教授鮮活實用的創業技巧,成為全國多所高校為畢業生提供的“創業指南”。2014年河南高校要求創業教育課程不少於32個學時;瀋陽師範大學將“創業基礎”設為本科生必修課並納入學分體系;東北大學開設了6門創業選修課,組建導師團隊實現一對一創業指導。

  校企聯合對接:職教並軌方便就業

  為促進職業教育與就業市場有效銜接,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拓寬就業空間,多地區校、政、企三方聯合,實現職教並軌。2014年,齊齊哈爾市成立“大學生就業創業政校企服務聯合體”,搭建技能實訓平臺和就業見習平臺;南寧市21家高校與41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項目,為畢業生提供4000個崗位的就業對接;西安培華學院開展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向120多家實訓基地派遣2000余名學生實習,其中40%的學生有意向留在實訓基地工作。

  觀念導向:流向二、三線城市和基層地區

  面對就業地域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各部門為引導畢業生到中西部和基層就業,出臺系列配套優惠政策。目前,不少大型企業將研發基地、製造工廠向二三線城市轉移,併為人才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條件。

  近年來,國家層面先後佈置實施“大學生村官計劃”、“西部計劃”,各省區市、高校也出臺相關配套政策: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高校對走訪基層的畢業生實行減免學費、表彰獎勵、考研加分等獎勵辦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