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廈門加快投資環境國際化

  • 發佈時間:2015-01-14 20:29:3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廈門市合同利用外資金額28.5億美元,增長49.5%;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9.7億美元,增長5.3%。兩個指標繼續穩居全省首位,分別佔全省總量的33.6%和27.7%,其中合同利用外資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準47.6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外商投資製造業合同外資佔40%,增長38%;服務業佔60%,增長86.2%。

  全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16家,比上年增長25.7%。

  全年500強投資企業3個(其中1個增資),合同外資金額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5.2倍;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9億美元,增長1.7倍。

  全年總投資千萬美元以上項目81個,其中新批項目42個,增資項目39個。合同外資2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1.4%。

  廈門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李升表示,全市商務系統將按照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總體要求和工作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建設“美麗廈門”為總抓手,以自貿園區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投資環境國際化,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準。

  2014年底,福建自貿園區獲准成立的好消息為廈門招商引資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商務局展開了投資環境國際化的探索,在全市實行“審批清單+簡化審批”及“同步受理+並聯審批”的外商投資審批改革模式。

  2015年廈門市商務局將繼續突出改革創新,著力商務治理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快構建與國際投資、國際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探索對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在自貿區方案獲批前,先行推動在全市試行鼓勵類、允許類項目備案制,在特殊監管區推動“一表申報、同步受理、並聯審批”模式,將各審批部門所需審批要素集合在一張申報表中,各部門通過資訊平臺完成審批工作,同時探索負面清單項下實行審批制對上海模式的“再瘦身”。

  2015年是廈門市商務局機構改革後的第一年,全系統將以商務機構改革為契機,強化外資、外貿、外經“三外”互動。陳李升向記者解釋,所謂“三外”互動是指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來”,壯大外貿産業基礎;通過對外貿易引進國際資本,提高外資品質,擴大外資規模;通過對外投資“走出去”,深度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同時,通過不斷提升口岸綜合協調服務能力,為外向型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在招商引資方面,市商務局將繼續助推全市産業升級,圍繞“5+3+10”現代産業支撐體系,滾動完善重點招商項目庫,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建立全市統籌的招商機制,著力引進閩籍重點僑商項目、500強項目、港澳臺和珠三角地區的優勢項目,加大對“海絲”沿線重要國家和地區的招商力度,引導項目向各主體功能區聚集,策劃挖掘一批新項目,推動促進一批重點項目落實,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創新兩岸貿易合作機制體制。加強與台灣關港部門的對接,創新對接合作渠道與模式,拓展兩岸貿易業態,推動兩岸貿易便利化,不斷擴大對臺先行先試領域。

  創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新機制。積極貫徹落實我市“一帶一路”建設行動方案,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重點領域推動重點項目的實施。在雙向貿易領域,充分發揮廈門的口岸優勢,推動擴大與“海絲”國家和地區貿易量的雙增長;推動在“海絲”重點國家發展跨境電商、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和投資服務平臺建設。在雙向投資領域,推動生成一批“海絲”外資重點招商項目,併發揮我市企業的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設立生産基地。(廈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