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重溫台灣企業家的西北情懷

  • 發佈時間:2015-01-14 20:29:44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黃世傑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天藍藍,水藍藍,一頭是寶島,一頭是高原。”2014年12月31日晚,大型原創現代京劇《溫世仁》在北京上演,數百名觀眾在新年來臨之際重溫了台灣企業家溫世仁投身西北扶貧的感人故事。

  中共中央臺辦主任張志軍、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甘肅省政協主席馮健身、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葉克冬與在京臺胞、臺商、臺屬,以及在京的京劇愛好者一同觀看了演出。

  京劇《溫世仁》所表現的是“千鄉萬才”計劃的創始人溫世仁先生生前科技扶貧的事跡。溫世仁曾任英業達集團副總裁,被譽為“最有中國情懷”的台灣企業家,同時也是卓越的科技人和胸懷夢想的文化人。2002年他來到甘肅省古浪縣黃羊川鄉,被貧困景象所觸動,決心發起扶貧開發計劃“千鄉萬才工程”,借助網際網路使貧困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2003年12月,由於過度勞累,溫世仁在台北突發中風不治身亡,享年55歲。“千鄉萬才工程”,即在西部各省區選擇1000個鄉鎮建立網站,並通過網路為每個鄉鎮培養1萬名實用人才,以此來帶動農村發展。在“千鄉萬才工程”推動之初,溫世仁就決定把甘肅省古浪縣黃羊川作為發源地,在西部開始網路城鄉建設的試驗。正是在溫世仁的關懷下,2001年10月黃羊川職業中學成立了第一個千鄉萬才基地,學校利用溫世仁捐助的電腦連接網路,建立“一見通”教室和校園網站,“以校領鄉”、推廣電子商務。“千鄉萬才工程”一推出,甘肅省商務廳積極跟進推廣,並在政策、資金和設備上給予支援,商務部還到黃羊川鎮進行了調研。

  此後,甘肅省商務廳建立了甘肅新農村商務網,積極探索全省農村商務資訊化建設,在省內10個縣設立了42個農村黨支部商務資訊服務站、“萬村千鄉”電子商務示範站、農家書屋商務資訊服務站,以及發展農村經紀人組織,培育農業資訊大戶,形成了具有甘肅省農村商務資訊化特點的“黃羊川模式”、“冶力關模式”、“皋蘭模式”、“金塔模”、“敦煌模式”等,連續7年利用商務網進行農産品網上對接,實現成交近20億元人民幣,形成了甘肅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雛形。“千鄉萬才工程”最終在西部生根開花,結出纍纍碩果。

  目前此項工作已提升為商務部與中組部全國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端教育工作領導協調小組辦公室,共同組織實施的農村商務資訊服務試點工作。

  據了解,該劇沿著溫世仁的心路歷程,運用散點式結構方式,以溫世仁走訪黃羊川、構建希望小學資助貧困生、啟動“千鄉萬才工程”等情節為主線,細膩描寫了溫世仁的中國心,西北情,富國夢。該劇的舞美簡潔大氣,燈光絢麗而簡約,節奏明快而流暢,既有傳統京劇的韻味,又有鮮明的地域色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