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4年版)》解讀

  • 發佈時間:2015-01-14 17:30:31  來源:工信部網站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4年版)》已于2014年12月19日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聯合發佈。現將《目錄》有關情況作如下解讀。

  一、《目錄》修訂發佈的背景

  

  一是滿足國家環境保護目標任務的新要求。近幾年,國家持續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排放標準不斷提升,新建治污設施和升級改造規模空前。特別是去年國務院發佈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通過十條35項綜合治理措施,強化大氣污染的綜合防治,對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目前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已經基本編制完成,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在加快推進。此外,新的環境保護法已正式實施,過去的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環境監管不足、執法力量不夠等情況將得到有效扭轉。政策約束必將帶來對環保裝備的巨大需求。

  二是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産業的重要內容。加快發展環保産業,對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産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13年國務院發佈《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産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提出産業技術水準顯著提升、國産設備和産品基本滿足市場需求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加強引導,加快重點領域相關技術裝備的研發、推廣和産業化,來帶動産業發展水準的全面提升。

  三是環保裝備産業快速發展的自身需求。近幾年,在國家宏觀政策和一系列經濟技術政策的推動下,環保裝備快速發展,産業技術水準明顯提升。自2011年以來,環保裝備製造業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13年全行業總産值3600億元左右。在科技研發,新産品推廣,重大裝備製造及應用等領域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例如:2011版《目錄》中,列入研發類共72項,此次修訂後,仍保留在研發類的只有2項,其餘均轉入或合併到應用、推廣類,説明新産品、新技術得到了良好的推廣應用,同時,也驗證了《目錄》有明顯的導向作用。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當前我國環保裝備産業的總體供給水準尚處於可滿足現實需求的一般水準上,前沿技術研發不夠,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市場佔有率仍在10%以下,造成環境工程投資成本和運作費用偏高,而且運作不穩定。從進出口情況看,國産裝備出口始終處於起步階段,而且集中在中低端産品,整體國際競爭力不強。反觀國外,環保産業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技術裝備的原始積累,高科技技術與環保産業的融合成為主流趨勢,産業發展模式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輸出技術,提供核心關鍵設備和零部件,産業利潤率遠遠高於國內。

  在此背景下,為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産業的意見》(國發[2013]30號),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科技部、環保部于2013年底啟動《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1年版)》的修訂工作。

  二、《目錄》的主要特色

  

  《目錄》由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科技部、環保部共同編制發佈。共向全行業570多家企事業單位徵集了1200項技術裝備,在此基礎上,廣泛徵求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專家、企業的意見,經過兩輪評審和公示,最終形成2014年版《目錄》。《目錄》包括107項技術裝備,其中開發類22項,應用類31項,推廣類54項;涵蓋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噪聲與振動控制、資源綜合利用、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錶、環境污染防治專用材料和藥劑、環境污染應急處理八個領域。《目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以需求為導向,強化供需對接。《目錄》瞄準國家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提出的目標任務,以滿足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控制為工作目標,提出了一批先進適用的環保技術裝備。其中,大氣類技術裝備25.2%,水類23.4%;在應用領域上,涵蓋市政、火電、鋼鐵、水泥、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

  二是技術先進,並具有一定前瞻性。《目錄》在2011年版的基礎上,新增2011-2014年間新研製的治理效果明顯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程度顯著提高、具有明顯節能降耗與協同處理效果的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在技術參數選擇上,小部分技術裝備以當前排放標準為依據,大部分技術裝備的性能都高於排放限值。尤其是針對當前霧霾、土壤和地下水修復、污泥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當前尚未引起行業足夠重視,但未來市場前景廣闊、代表今後技術發展趨勢的部分前瞻性技術也納入《目錄》,如正滲透、生態修復、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術裝備等。

  三是分類明確,指導性強。《目錄》按照技術所處的不同階段,分為開發、應用、推廣三類,其中開發類指環境污染防治裝備從技術研發到首臺套應用之前的本土研發製造的環保技術裝備;應用類是指首臺套裝備,可以延伸到經過實驗室研發、中試,並取得少數幾個示範應用的技術裝備;推廣類定義為技術成熟,示範應用效果良好,下一步急需産業化和大規模推廣的裝備。這種分類能夠直觀了解技術裝備的成熟度,有利於用戶單位、社會資本、裝備製造企業等需求方按照自身的需求更好的對接,減少磨合,提高效率。

  四是科技引導和供需對接形成合力推動産業化發展。2011年版目錄由工信部和科技部組織編制並聯合發佈,主要的思路是通過研發來提升産業的科技含量,最後公佈的目錄中開發類有72項(佔比為67%)就證明了這一點。但是由於缺乏來自用戶群體最直接的環境需求,目錄的高技術裝備針對某些治污領域顯得高屋建瓴,很難落地,效果打了折扣。今年,環境保護部加入了修訂發佈的行列,為目錄的編制注入了環境需求的引擎,真正實現了科技引導、産業化發展和供需對接的完美結合,也將使科技研發-示範應用-産業化-推廣應用的良性迴圈貫穿整個産業鏈,迅速提升行業的整體競爭力。

  三、發佈《目錄》的意義

  

  《目錄》將引導環保裝備製造企業和科研院校開發研製符合市場需求、適應我國污染物特徵的先進環保技術裝備,通過産品結構調整,擴大市場份額,打造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形成我國環保裝備製造業龍頭為主、中小企業配套的企業格局;引導社會資金和裝備製造企業轉向環保,明確進入環保領域的切入點,通過對高科技的投入,改善當前産業的薄弱環節,整體提升行業水準,實現均衡發展;通過後續的鼓勵目錄依託單位,指導用戶單位積極採購目錄所列技術裝備,提高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的市場佔有率,提升治污設施效率,逐步降低環境工程投資和運作成本。

  相關連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