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人平均福利保障人身險保單不及0.5張
- 發佈時間:2015-01-14 09:50:37 來源:金融時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目前,我國經濟剛剛進入新常態,養老制度並軌改革正在啟動,預示著我國福利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已拉開序幕。”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1月12日在出席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014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大中城市報告》發佈會時直言,在人口紅利優勢正在消失的當下,企業在薪酬管理體系上,即工資、獎金和福利之間做出適時的甚至前瞻性的調整已是必然,要有條件地向“福利”上做出適度傾斜。
事實上,根據保監會人身險部主任袁序成在會上公佈的數據,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與福利保障有關的人身險為26.54億人次提供了180.6萬億元的風險保障,有效保單達6.3億張,而每人平均卻還不到0.5張。
作為社會保障“三支柱”之一的商業保險,現階段顯然還沒有發展壯大到可以撐起“一片天”的境地。然而,隨著保險“新國十條”對其賦予無可替代的重要使命,我國企業福利保障建設對商業保險和年金産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保險業究竟如何才能成為“個人和家庭商業保障計劃的主要承擔者、企業發起的養老健康保障計劃的重要提供者、社會保險市場化運作的積極參與者”,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福利僅達基礎水準
據悉,《報告》是中保協聯合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關係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在會員單位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前期積極探索所打下的良好基礎上共同完成的,研究工作歷時一年,是在調研全國50個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4500多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或企業職工的基礎上編制的。
對此,中保協會長朱進元表示,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的研究既是保險行業服務國家構建現代保障體系的責任所在,也是保險業充分把握《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巨大的政策紅利。應抓住加快保險業轉型升級難得的歷史機遇,填補我國在企業福利保障及養老保障領域缺失商業保險的空白和遺憾,從而滿足不同層級、多樣化的民生保障需求,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報告》顯示,我國大中城市企業員工福利指數為66.5,仍處在基礎水準,福利保障水準有待進一步提高。四個一級指標中,在充實性指數之下的二級指標中,來自企業調查的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指數值最高,而來自員工調查的商業補充保險覆蓋範圍指數值最低;在公平性指數的二級指標中,來自企業調查的社會保險覆蓋條件指數值最高,而來自員工調查的商業補充保險覆蓋條件指數值同樣為最低;在滿意度評價指數的二級指標中,商業補充保險實用程度的指數值最高,而非保險類福利服務滿意度的指數值最低;在效益評價指數中,商業補充保險産生效益的指數值最高,而非保險類福利産生效益的指數值最低。
由此可見,商業補充保險是員工認為實用程度最大和産生效益最高的福利待遇,也是被反映覆蓋範圍最窄、覆蓋條件最不公平的福利待遇。
長壽風險亟待防範
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透露,接受調查的大中城市中,企業員工養老和醫療社會保險的覆蓋範圍已經超過九成,超過五成企業已為員工提供形式多樣的商業補充保險和非保險類福利,有接近六成的員工對福利保障目前的總體情況明確表示滿意。
雖然我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但這些成就難以掩蓋存在的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工作積極性,還不能完全適應國家正在推行的新型城鎮化戰略。
這些缺陷主要包括不同行業和地區之間福利保障水準還存在著一定差距,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員工取得福利保障還存在著“歧視性”條件,相當一部分企業在進一步增加福利保障投入上存在財務壓力,員工期望的和企業提供的非保險類福利間存在著供需錯位現象。
此外,《報告》認為,目前企業已經提供的商業補充保險項目並沒有完全涵蓋職工可能遇到的所有風險,由於近幾年“看病貴”成為主要社會問題,因此企業和職工更加關注規避“疾病風險”的産品,卻對人口老齡化形勢估計不足,對規避“長壽風險”的産品重視程度不夠。事實正是如此,據統計,商業意外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等規避“疾病風險”的産品在已提供商業補充保險項目的公司中普及率為六成左右,而企業年金和商業補充養老保險等規避“長壽風險”的産品在已提供商業補充保險的公司中普及率僅為四成左右。
創新滿足多樣化需求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建議,應從政府、企業、工會、保險業和員工等層面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從政府層面來説,要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使福利保障中的隱性待遇更合理,擴大商業補充保險普及率,重點消除不同地區和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在建立員工福利制度上的成本差距;儘快推出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為企業引入商業補充保險計劃創造條件;各級地方政府貫徹落實保險“新國十條”,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對一些商業補充保險引入或加大稅收優惠力度,擴大商業補充保險的覆蓋範圍;在督促企業繼續重視預防“疾病風險”健康保險産品的同時,積極引導其購買預防“長壽風險”的産品。
對企業而言,要認識政府將對企業建立商業養老健康保障計劃給予大力支援;儘早制定人才發展戰略,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適當超前增加員工福利保障投入,尤其是規避各種風險的商業補充保險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齊傳鈞強調,對於保險業而言,要客觀看待保險業現狀與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應加大産品創新力度,並且産品開發要順應網際網路時代要求,實現“智慧化、碎片化、社交化、定制化”,具備實用價值,滿足個性化、差異化需求;同時,還要開拓服務創新渠道,在傳統服務渠道的基礎上,保險業應積極運用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來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務,通過增強客戶體驗來提升服務滿意度。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