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反思“倒牛奶”現象應有戰略儲備眼光

  • 發佈時間:2015-01-14 08:57:3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關注

  日前,我國部分地區出現了賣奶難現象,“倒奶”“殺牛”時有發生。“倒牛奶”現象的根源,還是國際牛奶“價廉質優”,國內牛奶的品質既不受消費者信賴,價格高企也毫無優勢可言。因價格、品質、口碑上的差距客觀存在,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國內一些奶農“倒牛奶”幾乎成必然。

  但在評價這一現象時,能否完全用市場化手段分析,抱著一種“隔岸觀火”的態度?在筆者看來,應對“倒牛奶”不能僅在市場化大旗下聽之任之。牛奶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食品,尤其對於青少年的成長來説更具有相當高的營養價值。若國産牛奶完全被國際牛奶淘汰出局,如此重要的農産品完全被外國企業把持,一旦食品安全出了問題,國內消費者必然“躺著中槍”。此外,近年來國際奶價一直在走低,但這可能只是一個暫時趨勢,未來不排除上漲的可能。屆時消費者會不會只能被動接受高價奶,而懷念起早已無還手之力的國産奶來?這兩方面擔憂不是多餘的。

  經濟全球化、貿易便利化是大勢所趨,但像牛奶這樣的基礎農産品或許不能僅僅視為一種普通商品,而應該用更為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待。在這方面,大豆就是一個明顯例子。由於進口大豆在中國市場佔據了大部分份額,缺少議價能力的中國企業無法與國際巨頭形成競爭,國內大豆市場在價格制定、品質控制等方面均處於十分被動的位置。

  國內牛奶行業當然有很多自身問題,但絕不能把國際牛奶“壓”得國內奶農“倒牛奶”視為一種正常現象。往小了説,這關係到我國牛奶行業從業者的生計問題,往大了説還關係到我國牛奶産業的未來發展以及食品安全、戰略儲備問題。因此,政府也應當積極介入,一方面引導我國奶企提高品質標準,走向規模化生産;另一方面也應探索適當的産業保護政策,為還處在成長過程中的牛奶行業爭取更加有力的發展條件。(章門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