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餐的前世今生
- 發佈時間:2015-01-14 08:31:24 來源:中國民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許多乘坐飛機的乘客都曾面臨過一個艱難的抉擇,“您是要牛肉麵,還是要雞肉飯?”對於這兩種同樣不美味的食物來説,無論你接受了誰,都很難再鼓起勇氣稱自己為“吃貨”了。
航空餐不好吃,這是一直困擾航空公司的難題。不過,航空公司的喊冤之聲也從未間斷過。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研究發現,在高海拔地區,人們對鹹味和甜味的感知敏感度下降了大約30%。同時,他們還大膽推測,如果在海平面氣壓條件下吃航空食品,你可能為廚師手藝的大幅提高感到驚訝。按照這種説法,如果將航空配餐裏的雀巢速溶咖啡帶到酒店裏沖泡,飄出來的至少應該是星巴克咖啡的味道。
不過,在這個神奇的結論中,更讓人意外的是,在飛機上除了雞肉飯和牛肉麵之外,居然還可以吃到廚師烹制的大餐?事實上,倒退80年,這件事情真的會發生。
1910年:
航空史上的第一份配餐
隨著越來越多的有錢人開始搭乘飛機出行,航空公司瞅準機會,在飛機上裝配了最新的加熱設備,並聘請專職廚師烹制各種精緻餐食。而在此之前,人類航空史上的第一份配餐于1910月11日出現在從英國倫敦飛往法國巴黎的航線上,每份午餐售價3先令。當時執飛這條航線的是亨德里·佩奇飛機,由於飛機條件限制,乘客吃到的午餐均為冷食,而這一吃就是20多年。
1936年,美國聯合航空成為第一家在飛機上增設廚房併為乘客提供熱餐的航空公司。但是,由於當時飛機的氣密性不佳,在正常的航線高度上,乘客是吃不到熱餐的。因此,當時在飛機上用餐,遠不止張嘴吃飯這麼簡單。為了解決富人們的吃飯問題,從廚師料理食物開始到乘客用餐完畢,飛機必須下降高度,以便儘量減少艙內溫度對食物的影響。但是,這又帶來了新的問題:飛機從平流層下降到對流層,很容易受到顛簸氣流的影響。這不僅對飛行員選擇航路、規避異常氣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食品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們必須方便吞咽,不易卡住喉嚨。滿足了這些要求之後,食物才會被裝在瓷質和銀質的食器裏端給紳士和淑女們享用。
上世紀50年代:
航空餐是奢侈品
美國相關部門對機票價格的控制推動了航空餐食的水準更上一層樓。根據美國有關部門的規定,航空公司運營相同航線,票價要統一。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分清楚航空公司到底哪家強,大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食物。
上世紀50年代可以算是航空餐的“黃金時代”。放眼當時的航空業,搭乘飛機旅行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而伴隨著增壓艙的出現,飛機餐的品質也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而日益提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桌布、銀器、紅酒、牛排、甜點,這些在地面上高級餐廳裏能見到的東西在飛機上一樣不少。美國汎美航空在1958年的一則廣告中説:“高級廚師為您親手製作的精美餐品,讓您在旅途中獲得高級餐廳的享受,飛行從此與眾不同。”
當時,航空餐也無疑是奢侈品大家族裏的一員。如果那時有微網志和朋友圈的話,一定少不了“白富美”和“高帥富”在飛機裏吃飯時的炫富自拍照。
和所有的“黃金時代”一樣,在短短10年之後,航空餐迅速進入“青銅時代”,並被奢侈品大家族“除名”。
上世紀60年代:
航空餐的“摺紙時代”
上世紀60年代,越來越多的普通人走進了航廈,飛機日益成為一種常規的交通工具。更多的乘客不再願意花大價錢購買包含豪華大餐的機票。作為對消費者需求的回應,航空公司開始降低成本,將飛機餐承包給大型餐飲企業負責。
自此,飛機餐開始從巔峰向下走。“飛行與餐飲”部落格的創始人賈森·凱斯勒説:“飛機餐的情況越來越糟,想想那些用錫紙包裹著的爛乎乎的肉,不免讓人食欲大減。”
成本節約的閘門一旦打開就很難關上,航空餐食開始月月縮水。例如,美國達美航空就從頭等艙的沙拉裏減掉了一顆草莓,一年節省了21萬美元。21世紀初,美國西北航空(後來被美聯航兼併)一舉取消了每位乘客一袋椒鹽餅乾的配給,一年省下了200萬美元。
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高大上”的航空餐家族,已經由昔日的“黃金時代”跌進了“摺紙時代”,並且大有將難吃保持到底的氣勢。與此同時,不斷增長的常旅客也對長年不變“菜色”的航空餐有了更多的抱怨。不過,當你知道在很多航線上每位旅客僅有20元~30元的餐標時,又能指望自己吃到什麼好吃的呢?
説完國際,再看看國內的情況。和國際航空業發展的軌跡相似,早期國內航班航空餐食的品質還是可圈可點的。這是因為在中國民航發展的初期,只有身份、職業以及級別達到一定要求的乘客才能乘坐飛機,因此配餐的水準也相對較高。從為數不多的照片上可以看出,在早期的國內航班上,提供的食物除了普通餐食外,還包括北京烤鴨等地方特色美食。此外,茅臺等白酒也曾經出現在一些航班上。
上世紀80年代:
北京航食公司成立
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後開闢了中美直飛航班。在美國汎美航空的舊金山—北京航線運營前,美方人員在前期考察時發現,首都機場沒有一個像樣的航空餐飲供應單位,於是建議從北京起飛的航班先經停東京,在東京羽田機場補給餐食後,再起飛前往舊金山。但中方認為,該方案不妥,於是請香港美心集團投資成立了北京航食公司。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中外合資公司,自1981年5月2日開始為國際航班提供配餐。
上世紀90年代,乘機限制的放鬆與社會經濟的發展,讓飛機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出行工具。為降低票價吸引客源,航空公司對飛機配餐逐步進行了調整,曾經高水準的飛機餐在經濟艙中已很難見到。
不過,隨著民航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吃貨啟蒙運動”在全國範圍內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飛機上“挑三揀四”,飛機餐的可口程度越來越被乘客重視。根據國際旅行餐飲協會的報告,飛機餐已成為乘客在選擇航空公司時排名前3的考量因素。對兩小時以內的短途飛行而言,不進餐或使用簡餐尚可接受;但對於跨飯點兒的長途飛行而言,飛機餐品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乘客的飛行體驗。
不過,在短時間之內,如何在飛機上便宜地吃好,還是航空公司難以解決的全球性難題,而乘客面對的還是“牛肉麵和雞肉飯”的選擇。(Echao)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