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內呼籲加大進口奶粉反傾銷調查 不要成第二個大豆

  • 發佈時間:2015-01-13 07:5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業內呼籲加大進口奶粉“反傾銷”調查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奶牛養殖規模與國外不對等,如果不控制進口奶粉的數量,將無法徹底解決奶農賣奶難問題

  ■本報記者 夏 芳

  “現在企業已經不限量收奶,也不停站了,如果停站必須跟縣政府打招呼。”過去幾天曾因企業拒收奶而焦慮的一位山東奶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雖然目前企業給出的奶價要比以前低了幾毛錢,但是不再拒收已經是很好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生倒奶殺牛事件後,農業部立即趕赴事件發生地調研,並於1月8日,下發了《關於協調處理賣奶難穩定奶業生産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地方政府部門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調整處理“賣奶難”事件,這也是農業部趕赴事件發生地調研後作出的決定。

  山東奶農:

  企業不再拒收奶

  審視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持續發生的殺牛事件,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也罕見地出現了有10戶奶農棄養,這足以看出賣奶的難度。

  2015年1月4日,山東濰坊的部分奶農因企業拒收、減少收奶份額以及停站而走上街頭,奶農的倒奶、殺牛事件被曝光。一週時間過去,這一局面得到改善。

  而據記者了解,目前企業已經繼續執行與奶農的合同,不再拒收或減少收奶數量,如果發現奶站的奶不達標也不能隨便停站,需要徵得當地政府的允許才能停站。

  對於那些堅持下來的奶農來説,通過此輪抗爭,爭得了屬於他們的利益,但是,對於那些已經將牛殺掉或賣掉的奶農來説,昔日付出的心血換來的則是今天的痛,畢竟養大一頭牛需要花費2年的時間和心血,而如果想要達到50頭-60頭的規模也是多年的經營的結果,如今很多奶農已失去了這些。

  一場抗爭似乎因農業部的出手干預或被平息,但是,倒奶事件並未停止。除了山東、廣州、河北等地方有倒奶事件外,1月9日,又爆出河南新鄉奶農倒奶事件。

  雖然倒奶殺牛事件在近些年來我國乳業中已經不是第一發生,但是這次事件發生前的一年時間內(2013年下半年),我國的奶價曾漲到6元/公斤,如今僅為3.6元/公斤(甚至還低)。價格的下跌與這次倒奶、殺牛事件密不可分,而乳業加工企業的拒收更是將奶農逼上絕路。另外,飼料售價居高不下、人工等養殖成本上升、奶價不穩甚至下跌、乳企壓價,以及過多使用進口奶粉而減少使用本地奶源,這些都是奶農殺牛、倒奶、賣牛的主要原因。

  據乳業專家王丁棉介紹稱,廣州的乳企目前已經與奶農達成協定,已經恢復繼續執行合同。山東濰坊的倒奶殺牛事件目前也基本得到解決。但是,在分析事件發生原因的同時,我國的乳業是否能緊靠政府之手徹底解決當前的賣奶難問題嗎?

  這種用行政手段強制企業“買單”的作法是否能長久持續下去,一旦企業因成本巨大無力與同行企業抗爭時,它們還會繼續執行嗎?中國的乳業市場如何健康持續發展不僅是奶農、乳企考慮的問題。

  強制企業收奶

  治標不治本

  在乳業專家雷永軍看來,發生在國內的倒奶和殺牛事件在2015年1月份—3月份可能還會增加,2015年年底或2016年,鮮奶的價格可能會上漲,但這期間,乳業加工企業對高價執行收奶能堅持多久很難説。

  雷永軍表示,乳企間的競爭比較激烈,有的企業的産品是用進口奶或奶粉,有的企業則用國産鮮奶加工,而進口奶粉和常溫奶的價格都遠遠低於國內的價格,因此,對使用國內鮮奶的企業來説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不利於市場競爭。

  據了解,國內奶粉價格要比國外每噸高出1萬元,如果生産一千噸奶粉則要高出1000萬元的成本,在目前競爭相對激烈是市場格局下,顯然企業都會選擇便宜的進口奶。

  據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進口奶粉或超過100萬噸,按照8—9公斤鮮奶噴成一公斤奶粉計算,中國進口100萬噸奶粉就約等於900萬噸牛奶,按照一頭牛每年産4.5噸牛奶計算,進口奶粉數量大約是200萬頭牛的年産奶量,而國內對奶牛數量本身有爭議(700萬頭-1400萬頭的説法都有),進口奶粉無疑對中國的鮮奶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

  造成賣奶難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那麼有沒有好的辦法來解決呢?

  對此,雷永軍表示,首先是減少進口奶的數量(包括奶粉)。其次,就是增加市場消費。“在2013年奶價高的時候,多家乳業生産企業調整了産品結構,減少或淘汰中低價産品的同時,增加高端産品的生産(而這些産品的原料多數是進口奶),未來企業應該加大中低端産品的份額,來引導消費增加。”

  而本報記者走訪濰坊的各大超市,保質期在幾天的低溫鮮奶很難覓到蹤跡,多數是高端常溫奶佔據貨架的主要位置。乳企是否在國內奶價如此低的情況下加大中低價位産品的生産,這需要企業的態度,畢竟低端産品的毛利率低。

  乳業資深分析師宋亮,對於當前奶農賣奶難也表達了贊同,他認為,政府應該對當前奶牛養殖進行管理。“目前國內奶牛養殖規模與國外不對等,如果不控制進口奶粉的數量,將無法徹底解決奶農賣奶難問題。而中國未來的養殖市場的主體就是目前這些中小養殖企業。在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以後,散戶的比重已經不足5%,目前70%左右都是小規模養殖,小規模養殖代表了我國乳業現代化未來發展的方向,而當前殺牛倒奶的現象主體是他們。在現階段,應該加快我們對現有的食品標準的修訂,進口乳品的快速增長對國內的衝擊本身是不合理的,它打破了國內進口和國內奶牛的平衡。”

  中國乳業市場

  也需要反傾銷

  根據農業部近日下發的《關於協調處理賣奶難穩定奶業生産的緊急通知》要求,(下稱通知),要求各地要千方百計組織協調加工企業保證生鮮乳收購,要求各地密切關注生鮮乳生産、收購情況,實行奶業生産週報制度。要充分發揮地方奶業協會和奶農合作組織的作用,維護生鮮乳正常收購秩序。

  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切實加大奶業政策扶持和生産救助力度,抓緊落實奶牛良種補貼、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等已有的扶持政策,保護奶農養殖積極性。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出臺奶粉收儲補貼、救助奶農補貼、信貸金融支援等辦法,採取多種形式幫助奶農度過難關,切實把損失降到最低。

  對於上述政策的落實情況來看,山東部分企業也在按照農業部的要求在執行與奶農的合同,不過,對於能否長久,奶農心裏也沒有底,因為他們清楚,造成奶價下跌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便宜的進口奶。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口奶粉高價壟斷國內市場時,中國曾拿起“反壟斷”利劍來對進口奶粉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如今,在國際低價奶大量進入中國市場時,中國是否也應利用法律之手段來維護行業的健康發展呢?

  有乳業專家呼籲,中國的養殖業不要成為第二個中國大豆。“奶牛養殖業的産業鏈很長,是農業的核心,這個産業不能淪陷,因為它關係到整個農業的安全,因此,乳業的養殖不能全部市場化。”

  於是,有業內人士提出,國際乳企都將目標瞄準中國市場,低價的背後是否也違反了傾銷政策。中國應該效倣歐盟對中國光伏反傾銷之手段來維護國內乳業市場的健康發展。“國家應該利用法律手段採用反傾銷手段來推動針對乳業的相關標準制度。其次,政府設置臨時儲備來平衡市場供需,並加快土地流轉,讓中國的養殖業真正實現專業化發展,解決成本高等系統性問題。”宋亮表示。

  而在雷永軍看來,中國的乳業市場目前是內憂外患,內憂是國內産業沒有應對措施,外患則是全世界的乳企都蜂擁中國市場。“歐洲等國家對奶牛養殖都有配額限制,中國的乳業也應該有國家層面上的頂層涉及。”

  山東奶業協會會長張志民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全球乳製品大量進入中國市場時,中國的應對措施似乎沒有跟上,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對乳品産業給予重視,可以考慮對進口奶粉實行雙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