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降價提稅同步 汽油每升降一毛四

  • 發佈時間:2015-01-13 07:29:24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2日,國內成品油今年首次調價時間窗打開,十二連跌成行,不過,由於國家同步上調成品油消費稅,將汽、柴油消費稅每升分別提高0.12元和0.10元,降價和提稅相抵後,我省居民使用最多的92#國V汽油和0#國IV柴油,每升分別降低0.14元和0.20元,分別降至6.05元/升和5.50元/升。

  成品油在近一個半月裏4次降價,其中有3次與消費稅提稅相伴而行。去年11月29日,成品油價九連跌遭遇消費稅首次上調,由於降價幅度和提稅幅度相同,油價未作調整。去年12月13日成品油價十連跌,也因為提稅而大幅“瘦身”,我省92#國V汽油每升降低0.14元。而去年12月26日的十一連跌沒有了提稅“陪伴“,消費者“痛快”迎來了自2012年6月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幅度最大的一次下調——我省92#國V汽油每升大降0.41元。

  一個半月連續3次提稅,這樣的頻率意味著什麼?是否油價降消費稅就要漲?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當天表示,油價降和調整消費稅沒有必然聯繫,調整消費稅主要和國內環境、能源這兩大問題有關。目前我國環境惡化和能源短缺風險日益加劇,中國能源消耗量佔全球比重已達22.4%,單位GDP能源消耗更是達到美國的3.3倍、日本的7倍,能源的對外依存度高達60%。資源短缺、霧霾嚴重,使得對傳統能源消費更加謹慎。因此,目前寄希望於稅收的杠桿作用,以此來調節生産者和消費者的行為。三次提稅只是利用了降價窗口,使得消費稅漲價的幅度可以消化在降價範圍內,但並不意味著這是必然的選擇。消費稅調整,和環境惡化程度與能源短缺風險掛鉤,不和油價的漲跌掛鉤,如果我們的風險狀況沒有改善,有可能還會採用這種稅收手段。“通過高稅收策略來引導合理的能源消費理念,中國和世界上主要國家下的是同一部棋。”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對記者説,這次調整後,雖然消費稅等稅負佔油價的比重提升到了44%-45%左右,但仍處世界中等水準,鄰近的南韓油價中稅負佔比已超五成,為52%-53%左右。

  本報記者吉 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