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企員工福利有待提高

  • 發佈時間:2015-01-13 00:29:5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今天下午發佈《2014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指數大中城市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國有企業的員工福利保障最好,保障範圍最寬泛,但取得的條件也最為苛刻;外資企業中,公平性很強,約束最寬鬆,員工評價也最高;民營企業排名則在最後。

  這份報告是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華全國總工會勞動關係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平安養老保險公司聯合發佈,其研究歷時一年,調查了全國50個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城市4500多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或企業職工。

  據介紹,該指數採用國際通行的專家評分法進行指標設計,形成了4個一級指標和22個二級指標。《報告》顯示,我國大中城市企業員工福利指數為66.5,處在基礎水準,一級指標中,充實性指數、公平性指數、滿意度評價指數和效益評價指數分別為71.4、62.6、65.6和65.6。顯示中國企業員工福利保障處於基本水準的中間偏下位置。

  再具體從每個行業來看,金融、銀行、保險行業的福利保障最高,保障覆蓋最好,但條件也較為苛刻;消費零售、貿易、交通物流和管理諮詢、教育科研、仲介服務兩個行業也排名靠前,但行業員工對福利保障的滿意度在各行業中都是最差的;排名最低的行業是加工製造、儀錶設備。

  另外,企業員工的福利保障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提升呢?

  《報告》認為,首先商業補充保險及非保險福利範圍需擴大。從當前來看,社會保險的覆蓋範圍超過9成,但是商業補充保險和非保險福利的覆蓋範圍不夠理想,其中前者只有5成半左右。重要的是,企業已經提供的商業補充保險項目並沒有完全涵蓋職工可能遇到的所有風險。

  其次,員工獲得福利保障項目的公平性有待提升。在上述4個一級指標中,公平性指數最低,企業對員工取得福利保障項目設置了條件約束,將近3成的企業把商業補充保險類福利限定在“關鍵崗位或部門”。中保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説明,目前商業補充保險的可及性和公平程度還存在著較大問題。”

  對此,平安養老董事長兼CEO杜永茂也表示,根據調查,不少企業對員工取得福利保障設置了不少條件,有的企業和員工對健康和養老保障認識和準備不足、不同行業存在福利保障差距。

  杜永茂説,目前企業為員工增置的商業意外保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等産品普及率是6成左右,但企業年金和商業補充養老保險等規避“長壽風險”的産品普及率僅有4成,這方面急需要加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