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深港通”成資本市場熱議話題

  • 發佈時間:2015-01-12 20:29:39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牛琪 蘇曉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滬港通”啟動之後,“深港通”也被提上議事日程。香港財經界人士表示,“深港通”將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將與“滬港通”産生協同效應,以不同層次的資本市場及公司品種擴大兩地股市“互聯互通”的影響力及認受性,增加A股被納入國際主要股市指數參數的機會。

  助推內地資本市場國際化

  與上海一樣,深圳也是中國重要的資本市場,而且有其獨特性。深圳股市設有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有很多科技類企業,對中小企業更有著強大的融資功能。

  香港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深港通”一旦開通,意味著內地股市的進一步對外開放,對境外投資者來説,市場多元化得到改善,將增強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

  香港資深金融專家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表示,“深港通”將與“滬港通”産生協同效應,以不同層次的資本市場及公司品種擴大“滬港通”的影響力及認受性。“‘深港通’若能在2015年內開通,這將加快推動內地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深港通”的新發展還有利A股和H股的並軌。溫天納表示,“深港通”無論在流動性及估值等問題上均有利深港股市的長期發展,增強互補性及擴大投資範圍。參考整體格局,隨著“滬港通”的成熟和“深港通”的開通,內地資本市場將加強與國際市場的融合。

  標的擴圍有期待

  目前,“滬股通”的股票範圍為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滬港兩地同步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溫天納估計,“深港通”將參考“滬港通”。因此,“深股通”試點初期標的範圍,有較大機會是採納深證100指數、深證300指數成分股,以及深港兩地同步上市的A+H股票。

  彭偉新表示,如果“深港通”的股票範圍也參照“滬港通”的模式,以深圳主機板市場成分股為主,則很難為市場帶來震撼效果。實際上,如果只開放指數成分股,目前香港市場上就有可替代的産品,比如A50的交易所買賣基金就已經提供了投資相關股票的機會。彭偉新表示,境外投資者更希望買到現階段無法觸及的股票。

  溫天納説,“如何納入中小板、創業板相關的股份作為標的,值得思考”。彭偉新也認為,如果能將創業板和中小板的股票納入“深港通”,會為市場帶來驚喜。

  有助A股納入國際主要股市指數參數

  目前,“滬港通”的實際運作與預期,在投資市場上産生了極大的落差。不過,溫天納表示,“滬港通”表面上額度運用雖然不足,但是北向交易“滬股通”一直較為穩定,若A股進入長期的“牛市”,“滬股通”作為中長線政策,潛質絕不容忽視。

  溫天納説,由於A股目前尚未被納入環球各類型主流金融指數,量大及穩定的國際買盤當然尚未進入,樂觀估計至少半年以上,各指數及權重基金才會分階段吸納,屆時額度勢必用畢,目前無需悲觀,只是時機尚早。

  彭偉新説,“深港通”將加大內地股市對海外投資者的開放,海外資金也將加大對內地股市的投資,這會促使國際性的指數公司考慮將A股納入為成分股,提升內地股市的實際投資價值。

  滬深港融合各顯優勢

  非常明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速度相當審慎,主要是影響深遠。上海自貿試驗區是2013年的焦點,2014年“滬港通”就是重頭戲。

  溫天納表示,“深港通”的推出,象徵著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進一步的融合,內地市場不斷國際化,為內地投資者、企業及制度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體驗及革新,香港也有機會進一步融入內地。

  但溫天納也認為,與此同時,香港必須自強不息,努力創新,在資本市場上維持優勢、創意及前瞻性,吸引內地及國際的資本資金,否則上海與深圳的國際化崛起,將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彭偉新表示,內地與香港股市的“互聯互通”在短期來説,的確會凸顯香港的平臺、橋梁作用,但長遠來説,內地市場最終全面對外開放,境外投資者進入內地未必需要再借助香港市場。要想保持香港的作用不被削弱,香港需要創新,為境外投資者提供增值服務,不能一味地吃老本。“‘互聯互通’締造機遇,香港、上海、深圳將在一個共同的平臺上各顯優勢,公平競爭,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共同出力。”溫天納總結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