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致創客的一封信

  • 發佈時間:2015-01-12 04:33:2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網際網路時代,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CEO,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創業家

  海爾向社會開放機制創新的土壤,搭建機會均等、結果公平的遊戲規則,呼喚利益攸關各方共建、共用、共贏

  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繁榮進步都離不開科技的突破,但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飛躍發展更離不開思想的解放。當網際網路帶來新一輪的繁榮,我們又一次站在了時代的風口,就在大工業發展把每一個個體變成機器部件的最危急關頭,時代列車轉入了一個新的軌道:“零距離”、“去中心化”、“分佈式”的網際網路思維把我們帶進一個充滿生機與挑戰的“人人時代”,一個人人創客的時代。

  歷經30年的創新發展,海爾從一個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成長為今天的全球白電第一品牌:在全球,海爾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每天,十幾萬台海爾産品進入全球市場。人類工業文明的先進成果成就了海爾的今天,讓海爾得以在短短30年的時間裏走過了傳統發達國家企業百年的道路。我們追上了曾經奉為經典的榜樣,同時也失去了可資借鑒的標桿。面對新的挑戰,我們唯一可以避免被時代拋棄的武器是:永遠的“兩創”精神——永遠創業,永遠創新。

  唐太宗曾經問群臣,創業與守成孰難?他心裏的答案是,創業難,守業更難。海爾的企業文化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如果把創業和守業割裂來看,就永遠沒有正確的答案,唯一的出路是只有創業,沒有守業。

  創業精神的天敵是自己曾經成功的經驗和思維定勢。《道德經》雲:“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海爾的文化基因只有一個密碼,那就是“自以為非”。

  企業如此,每一個人也是如此。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CEO,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創業家。

  創業家,與企業家只有一字之差,其內涵和本質卻有天壤之別。企業家還是以企業為中心,而創業家卻是以用戶為中心。企業家以創造完美的産品和服務為使命,而創業家以創造用戶最佳生活體驗為中心。企業家以規模和利潤為成就尺規,而創業家以用戶資源和粉絲為榮耀北斗。企業家以管理和控制為權力之杖,而創業家以自組織為魔法寶盒。成千上萬人成就一個企業家,而每一個創新的個體都可以成為一個創業家。正所謂“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

  創業家,在海爾的創業平臺上,你的名字叫創客。

  30年,既輕如塵芥彈指可揮去;30年,又重如山丘難以割捨。其區別在於,你是生産産品的企業,還是生産創客的平臺。海爾選擇的是,從一個封閉的科層制組織轉型為一個開放的創業平臺,從一個有圍墻的花園變為萬千物種自演進的生態系統。

  創客,在你創業激情勃發的視野裏,海爾的名字叫做“創客公地”。

  創業初期,我們為社會奉獻的是海爾牌産品;進而,我們以向社會提供海爾牌服務為宗旨;今天,我們向社會開放海爾的資源,為創客們提供的將是海爾牌的創業平臺。

  在表層意義上,海爾向社會開放U+智慧生活的API(應用程式編程介面),每一個創客都可以在此基礎上延伸開發産品。

  在深層意義上,海爾向社會開放供應鏈資源,每一個供應商和用戶都可以參與海爾全流程用戶體驗的價值創造。

  在本質意義上,海爾向社會開放機制創新的土壤,搭建機會均等、結果公平的遊戲規則,呼喚利益攸關各方共建、共用、共贏。

  自2005年以來,海爾就開始“人單合一雙贏”模式的探索和試錯,為此,我們不惜放棄對傳統績效的單一追求。在沒有標桿的摸索中,我們寧願承受外界的質疑和批評,但我們沒有輕言放棄。因為鼓勵我們堅持下去的不是成功,而是對時代精神的求索。

  開放,開放,再開放。今天,在海爾的雲創平臺上,已經孕育和孵化出100多個創客小微,他們既有海爾的員工離開企業後進行的創業,也不乏社會上的創業者來海爾平臺的線上創業。他們值得贏得尊重,我也要向他們表示感謝。因為,海爾的創業平臺轉型本身也是一種創業,作為平臺的海爾,不是30年曆史的海爾,而是一個初生的嬰孩,一輪初升的朝日。每一個在海爾平臺創業的創客,你們既是平臺上的創業者,同時也是平臺的建設者。

  致敬,創客!致敬,偉大的創客時代!

  (作者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