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創新驅動躬行者致敬
- 發佈時間:2015-01-12 04:33:1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9日,北京,一隻燦爛的創新“禮花”為新年綻放。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以國家之手為創新驅動躬行者們點了一個大大的“讚”。
榮耀的背後,是多年“冷板凳”上不懈的付出。這些獲獎項目的平均研究時間超過10年,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項目“中國兩棲動物系統學研究”更是歷時49年。
智慧在時間中蛻變,突破于革新中迸發。這些創新者用怎樣的成果贏得大獎?這一我國最高級別的科技大獎又在揭示著中國創新怎樣的變化——
讓難題來得更猛烈些
有沒有一種更加簡單的電腦,不用升級、不怕病毒,不用管理應有程式,還能充分享受各種網路功能,真正讓電腦服務人,而不是人圍著電腦轉?張堯學院士帶領團隊把這樣一個高難度需求轉化成一個自然科學命題,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透明計算”概念,將用戶從繁雜的應用程式和管理中解放出來,只用小終端就能無縫透明地共用各種作業系統和網路服務。這個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顛覆性創新,引起産業界的轟動。
難題在各個領域涌現,創新者披荊斬棘。直擊難題的利器不僅僅是高品質的論文和專利,還有實實在在的産業化探索——
煤炭代替石油的難題,讓很多發達國家望而卻步,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團隊卻將這個硬骨頭一啃到底,完成世界首次甲醇制烯烴工業性試驗,獲得直接經濟效益約8億元,摘得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硫係玻璃性能優良,卻因關鍵技術受制於人,在我國長期未能産業化。寧波大學聶秋華團隊艱苦攻關,不僅獲得新技術,還實現了産業化。開發的100餘款紅外硫係鏡頭産品已經供應了美國波音公司等30多家單位。這一成果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大型振動篩故障率高讓選煤廠頭疼,中國礦業大學趙躍民團隊産學研聯合自主創新,開發的高性能大型振動篩已在全國使用了近600台,還出口澳大利亞。僅統計近3年在15家煤礦的應用情況,累計新增經濟效益就達10.9億元。這一成果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霧霾,這個困擾中國的新難題,早被創新者緊緊盯住。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主任鄒大挺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今年環保領域的推薦項目和評審通過項目,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特別是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8個推薦項目,評審通過4項。”
柴油車排污是霧霾的一大元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賀泓等人開展重型柴油車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研發及産業化。這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成果,實現了柴油機PM排放降低80%以上,近3年在國産重型柴油車上實現了47300余臺的規模化應用。
企業也是“蠻拼的”
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名氣並不大的民企,卻成為摘得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黑馬”。公司董事長陳隊范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們用了近10年時間,累計投入4.3億元,開展筒子紗全流程自動化染色重大技術及裝備攻關,使我國成為突破全流程自動化染色技術並實現工程化應用的國家。“這一裝備能節約用工70%以上,染色一次合格率比國際先進水準高5個百分點。以我國年染色紗1000萬噸計算,這一裝備推廣後每年可節水3億噸,節能233萬噸標準煤,減少污水排放2.97億噸。”陳隊范十分自豪。
與陳隊范一樣,許多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企業代表因為“蠻拼的”創新而底氣十足——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王恩東説,浪潮成功開發出我國第一台高端容錯電腦——天梭K1系統,最大可擴展32顆處理器,每分鐘能夠完成幾百萬次連線事務處理,可用性達到99.9994%。一舉打破國外壟斷的天梭K1使得中國成為繼美國、日本之後第3個有能力研製32路高端容錯電腦的國家。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金華説,他們研發了世界首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採高綜放開採技術與裝備,成果應用於大同、平朔等13個大型礦區,近3年共採出煤炭4億噸以上,新增利稅221.2億元。
只要企業不懈創新,哪怕在小地方,也能影響世界。在河北省曲周縣,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用了10多年時間開發出了辣椒天然産物高值化提取分離關鍵技術,一舉改變了我國辣椒提取物依賴進口的局面,將我國自主生産的辣椒紅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由不足2%增加到80%以上,銷售量佔全球的50%,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這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創新,讓小縣城的小辣椒成了走向國際的大産業。
《經濟日報》記者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了解到,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獲獎成果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的佔比23.13%,民營企業佔比5.44%,其他類型企業佔比6.12%。2014年國家科技進步獎(通用項目)一等獎共13個項目,有10個項目有企業參與;二等獎共133個項目,有102個項目有企業參與。
年輕人挑起大梁
高會軍30歲時成為哈爾濱工業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8年後,他帶領一支平均年齡37歲的年輕團隊摘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在工業控制領域跨入網路化控制的新階段,這支極富活力的團隊建立了網路環境下動態系統建模、控制與狀態估計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為技術創新夯實了理論基礎。
這個年輕團隊能夠得到這國字頭大獎,既離不開自身實力,也離不開國家科技獎評選制度的優化。2013年度國家科技獎首次專門為40歲以下青年學者主持完成的基礎研究項目放寬了專家推薦門檻,可由3名以上國內知名同行專家(至少有1名院士)聯合推薦國家自然科學獎,同時不限1人獨立完成,不受推薦指標限制。這個創新讓年輕人不斷脫穎而出,上一年度39歲的北京大學施章傑教授獲此殊榮,今年則是更年輕的高會軍團隊。
2014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項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齡為47.3歲,其中自然獎47.9歲,發明獎46.4歲,進步獎47.4歲。很多獲獎項目的代表在談到創新經驗時,都在強調年輕人的作用——
李德仁院士率領的武漢大學對地觀測與導航技術創新團隊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他們將我國光學衛星遙感影像直接定位精度從300多米提高到10米以內,讓中國衛星好用、用好。李德仁説:“團隊方式的獎勵拉近了國家科技獎和青年人的距離。現在起主要作用的都是30多歲的年輕人。我們把年輕人放到重大項目攻堅第一線,實行靈活多樣的薪酬激勵政策和績效考核方式,激勵人才成長。”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周琪是一位“70後”。他率領的一支核心成員都是70後和80後的年輕團隊第一次申請國家科技獎,就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殊榮。他們在哺乳動物多能性幹細胞的建立與調控機制研究領域的成果解決了多個關鍵的、具有重要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價值的科學問題。多篇論文發表在《Nature》、《Cell Stem Cell》等雜誌上,成果曾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的年度十大醫學突破。更多青年人在國家科技獎上的榜上有名,讓人們感受到了更加強勁的中國創新脈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