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之意不在水
- 發佈時間:2015-01-12 04:33:1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三級政協聯動,動員所有委員參與治水,在浙江政協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各市、縣、區政協都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協調機構,排出民主監督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可以説,去年浙江政協工作的重頭戲就是查水情,念水經。
在調研中,記者發現政協治水在監督方式上也很有新意。
查訪前,做足功課,確定監督的重點區域、重點河道以及重點內容。查訪中,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定時間、不定線路,重點關注治污難度較大的城鄉接合部、關乎民生的重要水源地和容易被忽視的邊角盲區。監督後,通過攝像、照相就地向地方政府反映情況,針對問題發動委員建言獻策,與當地政府部門會商整改措施,讓每一個問題都有具體的解決方案和時間表。這樣的監督是參與服務中的監督,是深入一線的監督,得到了當地黨政部門的認可和群眾的認同。
當然,浙江此次舉全省之力治水,用意並不僅僅在於水,根本在於牽一“水”而動全局:問診産業,搭脈經濟,謀求轉型。
浙江的企業大多小而散,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轉型必先汰劣,治污必先治水”。以治理水環境為突破口,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正是浙江追求科學發展與眾不同的路徑選擇。
據記者了解,治水倒逼産業轉型升級,在浙江已有先例。近年來,浙江先後開展對鉛酸蓄電池、電鍍等六大行業的整治。此前掀起的鉛酸蓄電池風暴中,浙江全省273家企業相繼淘汰,如今僅剩下60家。2015年元旦前,記者到全國最大的鉛酸蓄電池企業天能集團採訪。該公司董事長張天任告訴記者,“十一五”以來,公司累計投入技術改造資金10多億元,其中2億多元用於環保設備技術改造,目前所有生産環節都實現了零排放的迴圈利用。
企業在“壯士斷腕”,農村同樣也在“忍痛割愛”。浙西山區的龍遊,是浙江的生豬大縣,也是錢塘江源頭之水衢江出境的最後一關。過去,豬糞隨意排入溪流,污染嚴重。縣委、縣政府決定“治水先治豬”,在全縣範圍內“拆豬圈”。
拆了豬圈,豬還怎麼養?農民增收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記者隨後來到了開啟能源公司。公司董事長朱有標指著綠樹環繞下的一排排廠房告訴記者,這裡面“住”著上萬頭生豬。原來,為改變污水橫流的傳統養豬方法,開啟公司想出新招“變糞為寶”,投入4000余萬元引進德國技術,成立全國首家大型沼氣發電站:沼氣用來發電,沼液回收發酵,沼渣用於生産高效有機肥,建立起“豬糞—沼氣—電力”立體生態養殖模式。政協監督組還邀請浙江大學、省農科院的專家,組織“畜禽廢棄物無害化生態處理技術開發與示範”項目攻關,相關技術成果已在農戶中推廣,目前累計完成畜禽規模養殖場排泄物治理項目1237個。
來自相關部門的最新統計表明,浙江去年給自己定下的治水目標已基本實現,經過水域整治,全省依然存活下來的企業,産值提高了將近30%,利稅提高了80%,污染物排放大幅度削減。錢塘江、甬江、苕溪、甌江、曹娥江、飛雲江、鰲江、椒江等浙江8大水系,運河和主要湖庫地表水功能區III類以上的比例達到63%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87%以上,變清、變亮的江河之水構成了一幅“漁舟唱晚不知歸”美麗畫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