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面臨壓力
- 發佈時間:2015-01-11 20:29:29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吳力報道國家統計局發佈最新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中國2014年12月份的CPI同比上漲1.5%,與市場在此前的普遍預期基本相符。
從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來看,油脂和豬肉等食品價格同比降幅較大,拉低了CPI。
不過,從生産端來看,支援CPI上漲的後勁不足。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3.3%,連續下跌5個月,顯出弱態。
從數據上看,生産端將弱勢傳導給了消費端,根本上説明當前中國經濟通脹壓力縮小,通縮風險加大,穩增長仍是經濟改革或發展中應當強調的。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全球石油價格暴跌(布倫特原油價格在2014年12月份下跌了約20%)是PPI通縮的一個主要原因,但是也體現了國內需求疲軟。
這不是12月的單月數據,從2014年全年來看,CPI總水準比上年上漲2.0%,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物價漲幅新低,遠未達到年初設定的3.5%的通脹目標。PPI指數則是自2012年3月起就始終為負值。
當然,這不難理解,一是從全年的PPI來看,生産端價格偏弱,會對消費端的走勢産生影響;二是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長的速度和熱度都在降低,經濟進入了調整期。
在這一時期,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降低是一個明顯特徵,轉型升級是這一時期的戰略任務。但與此同時,穩增長仍然不容忽視,它將為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支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