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瀘州老窖為何頻頻上演“存款去哪兒了?”

  • 發佈時間:2015-01-10 11:55: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李海霞)1月8日,瀘州老窖發佈公告稱其在中國工商銀行南陽中州支行的1.5億元存款到期時被告知存款被公安機關凍結,無法支取。同時,還有另一處2億元存款也涉案,公安機關已介入進行偵察和資産保全。記者從一位知情人士那了解到,該處存款屬於另外一家國有大行。此前,2014年10月15日瀘州老窖曾發佈公告,稱其在中國農業銀行長沙迎新支行1.5億元存款丟失,經多方協調磋商無果,公司向四川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短短兩個月時間,瀘州老窖存款接二連三“不翼而飛”,存款到底去哪兒了?一位深諳酒業上市公司運作的業內人士説,這或許與瀘州老窖“存款賣酒”新模式有著密切關係。

  “存款賣酒”是什麼模式?

  所謂的“存款賣酒”資源置換業務,是白酒企業近年來推出的一種賣酒模式。簡單説,就是酒企、經銷商和銀行間採用一種交易性合作——經銷商承銷酒企積壓的滯銷酒,酒企向經銷商指定銀行開戶存款,經銷商從這種資源置換中獲取相應利益。

  據了解,受當前國家政策影響,白酒的市場銷量大幅下降,很多酒企形成大量滯銷酒。為保證公司業績,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情況下,不少酒企都推出了這種“存款賣酒”業務模式,瀘州老窖也是最早推出“存款賣酒”業務模式的酒企之一。

  一位從事白酒銷售多年的經銷商證實,確實存在這種“存款賣酒”模式,經銷商每承銷600萬元白酒,就可換取酒企5000萬元的銀行存款。他稱,經銷商當然不是無償購置酒企的滯銷酒,在酒企向經銷商指定的銀行開戶存款後,經銷商可以從銀行方獲取如委託貸款、客戶介紹等相應的好處。酒企的資金直接存入指定銀行,並不經過經銷商,表現為酒企名下的銀行存款,和其他企業的銀行存款沒什麼不同。但為什麼瀘州老窖在湖南、河南等多地多家銀行頻頻發生“存款失蹤”事件呢?

  巧合還是人為?

  記者調查發現,這三起存款失蹤事件的企業主體都是瀘州老窖,事發地都在四川之外的省市,涉及銀行都是商業銀行的基層機構,事發過程又多有相似之處,究竟其中有何蹊蹺呢?

  一位資深白酒經銷商告訴記者,“存款賣酒”模式中,客戶通過酒企的經銷商拿貨,不直接從銀行走賬,本身並不複雜,也不違法。瀘州老窖存款頻頻丟失,很可能是不法分子利用異地存款方式中銀企雙方互相不熟悉的特點,通過盜刻公章、偽造資料的方式,挪用或盜用了存款。

  一位上市公司的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在採訪中也認為瀘州老窖這種情況不可思議,因為銀行對公賬戶的開戶和轉賬有著嚴格的手續,需要真實有效的企業證明申請和法人委託授權書,加蓋法人印章、財務印章等一系列手續才能辦理。按照一般企業的風控管理,財務主管和高層才能拿到印鑒章,授權書也要經過層層審批。“不要説這種大額轉賬,就是幾千幾萬的小額款項,都要經過四個人的手才能支取,出納開票,會計審核,分管復核,主管審批,有完整的內控制度。如果取款時銀行沒有按規定核對預留印鑒及支票就辦理了轉賬,那由銀行負責;如果提供得出來,由公安進行真偽鑒定,鑒定為真則説明企業出了內鬼。”

  據悉,事發後各相關銀行已及時報案,公安機關正在立案調查,目前均未公佈偵破細節。真相到底如何,我們將持續關注事件最新進展。

瀘州老窖(000568)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