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家最高科技獎,今年緣何獨一位

  • 發佈時間:2015-01-10 02:29:42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月9日電 (記者陳磊)9日,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功勳于敏院士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不熟悉獎勵規則的人會問:以前多為兩人獲此殊榮,今年為何就一個?“其實,這很正常。”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解釋,“按照規定,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即可以兩人,也可1人,甚至空缺,但必須高標準、嚴要求,符合獎勵條件。”

  回溯歷史沿革,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于1999年設立, 2000年首次評審以來,除2004年空缺,共有25位科學家獲此殊榮。其中,有三年是一人獲獎,除了2014年度的于敏之外,還有2002年的高性能電腦領域著名專家金怡濂和2006年的小麥遠緣雜交奠基人李振聲。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獎者的獎勵條件,必須是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産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那麼,這個獎是怎麼評出來的,評委都是什麼人、具有什麼資質?

  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産生要經過推薦、受理、初評、考察、評審、審定、審核、批准等8個步驟。首先由具有推薦資格的推薦單位或者最高獎獲獎人提名推薦,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形式審查合格受理後,産生當年有效候選人。然後,組織召開國家最高科技獎初評會議,由專家投票進行差額初選,對初評通過者還將進行實地考察。接下來,召開國家最高科技獎評審委員會會議,投票選出當年建議授獎的候選人,再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會議進行審定後,經科技部審核,報國務院批准,最後由國家主席簽署並親自頒發證書。

  最高科技獎評委主要由科技界德高望重、功勳卓越的資深科學家、當年候選人所從事專業學科或領域內的同行專家等構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