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商業化 我的隱私成了誰的財富
- 發佈時間:2015-01-09 01:00: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智慧購物、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物聯網……來勢洶洶的大數據為超過6億的中國網民描繪了一幅幅美好的生活藍圖。然而,任何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在大數據日益商業化的同時,我們也發現,我們在網路上的任何痕跡都無所遁形,各種商業廣告“有據而來”,甚至在左右我們的決策。隨著大數據技術從行為分析發展到身份認證,在商家看到蘊藏無窮機會的“金礦”同時,我們卻發現,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不得不面對一場隱私與安全之戰。
數據就是未來的石油、黃金
在不知不覺中,滴滴打車的爽約記錄、騙取保費時偽造的個人資訊、網店販賣假貨的差評這些往常不被重視的信用資訊,將逐漸成為中國民營徵信機構開出的個人信用報告中的污點,影響人們的生活。
就在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對個人徵信業務“開閘”,打破了提供中國個人徵信服務被“正規軍”壟斷的局面,允許八家民營機構開展個人徵信業務的準備工作。
從首批機構名單不難看出,監管部門也有意向徵信行業注入更多的網際網路元素。除了鵬元徵信和中誠信徵信等公司是從事徵信業務多年的老牌機構之外,首批入圍名單中,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風生水起的“三馬”——阿裏、騰訊、平安均各獲一席位。
隸屬阿裏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借助背後強大的阿裏集團的數據支撐,依託阿裏雲的技術力量,可以對3億多實名個人、3700多萬戶中小微企業數據的整合。“芝麻信用日數據處理量在30PB以上,相當於5000個國家圖書館的數據總量。”芝麻信用副總經理鄧一鳴告訴記者。
同樣是擁有海量數據的騰訊,擁有8億QQ賬戶,逾5億的微信賬戶,逾3億的支付用戶,所提供的海量數據為旗下騰訊徵信帶來極大的優勢。
這標誌著大數據的應用場景再次被大大地豐富。
自2008年起,國內各大中小網際網路企業陸續涉足大數據領域,短短6年內,一個個原本遙不可及的構想正逐步成為現實。
通過分析註冊資料、消費記錄、瀏覽記錄、使用偏好等資訊,在用戶查地圖、找餐館、看視頻、網路購物時,網站和軟體仿佛能“洞悉”人們的心思,主動向其提供需要和感興趣的服務及資訊。這背後其實是通過大數據技術,商業廣告實現了精準行銷,而下一步,隨著大數據技術從行為分析發展到身份認證,商業廣告還將實現“跨屏行銷”。
根據研究機構wikibon的報告,2013年全球大數據市場總體規模為181億美元,年度增幅達61%,預計到2017年仍將維持30%的年增速。而據預測,中國數據總量2020年將達到8.4ZB(1ZB=1024G的四次方),佔全球數據量的24%,屆時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數據大國和“世界數據中心”。
“數據就是未來的石油、黃金。”螞蟻金服首席信用數據科學家俞吳傑説,“儘管我國徵信服務市場起步較晚,但其中蘊藏更多的是機遇,這也是這些民營企業擠破頭也要進入徵信行業的原因。”
被大數據剝奪的隱私
“它在影響我的決定,我覺得自己正在失去自由。”在青海讀研究生的王靜告訴記者,“雙12”期間在購物網站上“淘貨”時,搜索頁面下方“你可能需要”一欄中的商品令她陷入抉擇:“面對這些商品我確實無力抵抗,但總感覺自己被大數據牽著鼻子走。”
在另一家網站上,王靜在搜索欄鍵入一種商品名稱,搜索頁面旁隨即顯示“89%的用戶選擇購買這款商品”,這同樣令她糾結不已:“如果選擇其他商品,感覺很不明智。”
國際關係學院文化與傳播係教授董璐認為,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消費者會認為多數人的選擇是合理的,這很容易左右他們的決策。與傳統運營模式相比,網路平臺通過大數據計算和分析的結果,大大增強了對用戶的控制力。
“有時真不明白這是我自己的選擇,還是大數據的選擇。”供職于北京一家網路公司的白宇告訴記者,作為朋友們眼中的“應用達人”,在習慣接受各種軟體推薦的視頻、餐館和行車路線之餘,他也時常感到一絲擔憂和恐懼。
“越離不開大數據,就越覺得自己在被大數據控制。”白宇説,現在做吃住行娛的選擇時,他和身邊的朋友通常是直接採用大數據提供的參考結果。
工業和資訊化部電信規劃研究院基礎網路研究部主任葛振斌説,長久以來,網際網路都是為人類提供便利的工具,當網路開始主動“揣摩”人們的心理,一種控制權的“被剝奪感”和對新生事物的恐懼感自然會在一部分網民心中産生。
相對薄弱的防護體系
2013年10月,國內漏洞監測平臺“烏雲”發佈報告稱,如家、漢庭等大批酒店的2000萬個客戶開房記錄因存在第三方存儲和系統漏洞而被洩露;2014年5月,小米論壇的用戶數據庫在駭客界傳播,給大批“米粉”造成困擾;近日,130萬個擬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的考生資訊以1.5萬元左右的價格被“打包出售”……人們不禁要問,當“大數據時代”來臨,用戶安全真能得到保障嗎?
事實上,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的收集和存儲更加方便,但由於缺乏規範,更缺乏監管,主要依靠企業自律,用戶無法確定自己隱私資訊的用途,而部分企業收集用戶數據的使用許可權邊界界定不清,我國一些網路運營商和企業就將收集而來的數據資訊進行大數據分析,分門別類整理後銷售給他人,為自己牟取巨大利益,使用戶隱私和權益遭受嚴重侵害。
與此同時,網路化社會無處不在的智慧終端、互動頻繁的社交網路和超大容量的數字化存儲,為獲取和存儲大數據提供了一個開放、互聯的平臺。但這一平臺的開放性,也使得蘊含海量資訊和潛在價值的大數據更容易吸引駭客的攻擊。
據上海一家數據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面對大數據這一朝陽産業,不少網路公司目前都在搶佔“高地”,以期能在未來分到一杯羹。然而,許多企業在人才儲備、軟體開發、運維能力等方面尚存瓶頸,為未來的大數據安全埋下隱患。
“很多中小企業尚未做好準備。他們並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大數據,也沒有有效管理它們的能力。”這名工作人員説,在缺乏自主核心技術和開發平臺的情況下,很容易遭到駭客襲擊,無異於“引火燒身”。
更應引起重視的是,目前一些外國企業正在大量收集和分析我國用戶的大數據資料。美國微軟公司推出智慧聊天機器人“小冰”,通過其強大的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力,收集和分析了中國6億多網民多年來的聊天記錄。目前微軟“小冰”已同米聊、易信等多家我國即時通訊工具進行合作開發,通過分析用戶聊天內容進行商業開發。
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所長孫佑海説,雖然微軟公司承諾僅將“小冰”收集的數據傳輸到雲端,並不保存,但實際上無人知曉微軟公司是否真的不保存數據,即便不存儲數據,美國情報部門仍然可以在通信信道上監聽,這將給我國的網路資訊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隱私與安全之戰
一位業內專家曾經這樣感慨:于大數據時代而言,這在本質上,就是一場商家與商家之間,用戶與商家之間的隱私之戰。對於商家來説,誰更靠近用戶的隱私,誰就佔據了更多的機會;于用戶而言,保護隱私,似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偽命題。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專家指出,在隱私保護方面,現有的法律體系仍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法律保護的個人隱私主要體現為“個人可識別資訊”(簡寫PII),但隨著技術的推進,以往並非PII的數據也可能會成為PII,造成保護範圍變得模糊;二是以往建立在“目的明確、事先同意、使用限制”等原則下的個人資訊保護制度,在大數據場景下變得越來越難以操作。而我國個人資訊保護、數據跨境流動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仍需進一步配套健全,這成為制約大數據産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説,萬物互聯時代的設備連接和數據規模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僅手機、電腦、電視機等傳統資訊化設備將連入網路,家用電器和工廠設備、基礎設施等也將逐步成為網際網路的端點,遠超出傳統邊界網路安全防禦的範圍;雲計算提高了IT資源使用效率,但其動態虛擬化管理方式、強大的計算與存儲能力,也會引發新的安全問題,給安全管理體系帶來巨大衝擊。
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指出,移動設備的普及正吸引網路黑暗勢力將目標轉至移動終端,現有的安全防護手段逐漸失去效力,無法防衛以“數據竊取”和“大數據污染”為目的的惡意威脅,必須以大數據為核心,構建全新的資訊安全防護體系。他建議,重塑資訊安全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即以保護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為前提,明確用戶對資訊數據的所有權,明確企業對資訊數據的保障義務,並保障用戶在資訊交換和使用時的知情權,是萬物互聯時代保護資訊安全的基礎。
中國數據中心産業發展聯盟秘書長鄭宏介紹,未來的大數據關乎用戶的人身和財産安全,需出臺相關法律明確企業使用用戶數據的許可權和方式,確立大數據産業的準入標準,建立資訊洩露的維權機制,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出一套集法律、技術、管理、應用、開發等多個層面為一體的聯動數據安全保障體系。
(記者 李亞光、吳雨、姜琳、南婷、孫洪磊、韋慧、馬意翀、李驚亞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