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家公司股價跌破股權激勵行權價 風險OR機會?
- 發佈時間:2015-01-08 07:34:05 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分析人士建議關注行權價高於股價30%以上、行權業績目標增速高於最近3年凈利複合增長率的個股
廣州日報訊 (文/表 記者楊欣)隨著中小板、創業板近期頻繁下跌,目前滬深兩市合計已有21家公司的最新股價跌破其期權價格,原因在於大藍籌與中小盤股自2014年四季度起就已分化。而據統計,上證綜指2014年全年上漲52.87%,滬深300上漲51.66%,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9.67%、12.83%,明顯遜色。
分析稱,投資者可以關注行權價高於二級市場股價30%以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行權業績目標增速高於最近3年凈利潤複合增長率、估值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的個股。
期權類公司比較麻煩
據本報記者統計,2014年度A股合計有216家公司推出或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其中滬深主機板公司48家,中小板公司和創業板公司168家。
而據上海證券報最新統計,在以上2014年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中,進入2015年年初,已有21家公司的最新股價跌破其期權價格,其中已經實施的公司有11家,尚未實施的公司有10家。出現麻煩的主要是推出期權類計劃的公司。
對於投資者而言,這些跌破股權激勵行權價的上市公司,是機會還是風險?記者了解到,投資者最好選擇行權價格高於當前股價或是與當前股價持平的股票,這些股票當前股價與公司價值基本相匹配,投資該股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國泰君安投資顧問趙先生表示:“股價跌破股權激勵行權價就意味著普通投資者可以比高管更低的價格買入該股票,這意味著更高的安全邊際。”
慎防方案終止風險
也有資深人士認為,如果股價低於股權激勵價格,那麼公司或者撤銷,或者通過內部調整的方式解決。而據Wind數據統計,2014年有25家公司因為各種原因,停止了股權激勵方案的實施。
從歷史上看,在市場重要低點之後的一兩個月內,股權激勵類股票組合整體上均能夠獲取更為明顯的超額收益。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成色”參差不齊,只有高行權條件的股權激勵,才能真正促使上市公司高管去提升公司業績。如果相關公司最近兩年業績增長平穩,2015年業績預測明顯好于行業平均水準,同時符合經濟轉型的大方向,那麼公司業績達到股權業績要求的可能性就較大,那些行權價高於二級市場股價30%以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行權業績目標增速高於最近3年凈利潤複合增長率、估值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的個股最有投資價值。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