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內憂外患,江蘇奶業尤需抱團

  • 發佈時間:2015-01-08 07:33:40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內多地奶價暴跌、農民忍痛倒掉牛奶事件還在發酵。據農業部網站披露,全球奶價自去年3月就開始持續下跌,奶源主要供應地紐西蘭、歐盟的原奶價格跌幅已經達30%-40%,預計2015年牛奶價格仍將下跌。在這一大背景下,我省奶牛養殖業何去何從?

  奶農:就怕被奶企拋棄

  徐州市有5萬多頭奶牛,年産奶20萬噸左右,在全省規模最大。目前徐州還沒有出現“倒奶現象”,不過面對奶價走低態勢,養殖戶表示很有壓力。

  眼下鮮奶收購價每公斤4.7元,這個價格在徐州銅山牽牛奶牛場經理梁正喜看來不算差,“去年上半年奶價高位時也不過每公斤5元。”梁正喜有200頭奶牛,每天産奶2.2噸,全部供應給伊利公司。不過從成本來看,在奶價下跌的大背景下樑正喜依然感受到了壓力。“一頭牛一天就要吃掉40公斤飼料,每公斤奶的飼料成本就超過4元,還不算人工等其他成本。”梁正喜告訴記者,奶企對飼料配置有要求,比如含蛋白質高的苜蓿草要美國進口,每噸3400元,比國産的高1000多元,還要搭配精飼料以及羊草等。“我現在也很擔心,就怕有一天奶企會把我們‘拋棄’。”

  梁正喜更大的憂慮來自於進口奶的衝擊。他説,國內一頭奶牛年産奶量在5.5噸至7.5噸之間,而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則達到10噸左右。而且進口奶的品質更好,價格也比國産奶低二到三成。“現在主要依靠和奶企的多年合作維繫著,一旦人家選擇進口奶,我們也很難改變。”梁正喜説。

  和梁正喜一樣不安的,還有沛縣綠潤奶牛合作社負責人張興甲。他養了700多頭奶牛,每天産奶7噸。其中6噸以每公斤4.5元的價格定向賣給徐州綠健乳業公司,剩餘的以每公斤2.3元賣給維維集團。“每公斤差2塊錢,你就算賠本也得賣,不然就得倒掉。”張興甲坦言,現在一些散戶根本要不上價,就以每公斤2塊多的價錢“賠本賺吆喝”。

  專家:摸黑養殖難免“奶週期”

  揚州大學農牧場是揚州市奶牛養殖最多的牧場,農牧場辦公室主任陳小浪介紹,2013年因為持續高溫、奶牛疾病等影響,華東地區的鮮奶産量普遍出現下降,下游乳業加工企業為了維持銷量不下滑,四處搶奶源,導致鮮奶收購價格一路走高,不少奶農看到鮮奶收購價格漲了,紛紛大幅補欄。到去年時,全市奶牛養殖量大大增加,加上氣候適宜,奶牛疾病相對較少,所以鮮奶供應量大幅增加,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鮮奶收購價已經走入下降通道。而進口奶粉的衝擊,則讓乳業企業對鮮奶的需求量進一步縮減,導致價格和銷量雙降。

  陳小浪表示,國外進口奶粉的衝擊只是使鮮奶收購市場的價格波動變得更加劇烈,而非造成農戶損失的最根本原因。盲目補欄,才是導致鮮奶供大於求的主要原因。他説,奶牛飼養到産奶的週期較長,且奶牛補欄價格一頭至少上萬元,所以一旦補欄後,奶農就上了“籠頭”下不來,很難及時根據銷售調整産量,從而造成損失加劇。這就跟近幾年頻繁發作的“豬週期”相似。

  記者了解到,我省奶牛存欄20萬頭,這個存欄量是多了還是少了,沒人能夠説清楚。養殖戶基本上是“摸黑”養殖,到了鮮奶價格下降時才感覺大事不好。“養殖戶最需要的是資訊。”陳小浪説,比如全省鮮奶需求量是多少,目前供應量是多少,進口乳品對市場可能帶來什麼影響,等等。如果沒有權威的市場資訊,就可能出現“奶週期”。

  奶農與奶企:抱團方能長遠

  南京市浦口區春維奶牛場場長田春雲告訴記者,他們養了200多頭奶牛,鮮奶是賣給衛崗乳業的。從去年10月份開始,廠家給出的價格只有每公斤4元多一點,比年初下降了接近1元。“廠家説是根據市場行情給出的價格。”田春雲説,養殖場除去飼料成本、人員工資、水電費等等開支,已經沒有利潤空間了。

  省奶業協會秘書長孫宏進告訴記者,我省奶業養殖規模化程度較高,養殖戶一般都跟乳品企業簽訂了購銷合同,但也有少數奶農沒跟任何一家企業簽訂合同,只是達成一個口頭協議,導致市場價格變化時,企業不收奶、奶農也沒辦法的情況,只能忍痛倒掉。他認為,訂單生産是今後奶業發展的趨勢,一方面要鼓勵奶農通過合作社等形式,提高組織化程度,增強和企業對話的能力,同時也要鼓勵加工企業向種養延伸,增強企業和奶農的關係。

  徐州市農委畜牧處處長蔡俊祝認為,客觀地説,國産奶與進口奶相比並不在一條起跑線上。比如紐西蘭有大量優質的天然牧場,而國內都是集中飼養,不排除個別養殖戶濫用飼料,使得牛奶品質、價格都難以與進口産品競爭。在此前提下,國內養殖戶與奶企建立長期合作,目前看來是比較實際的抱團互利的做法。徐州綠健乳業公司的原料奶日採購量在150噸左右,平均收購價約每公斤4.4元,高於周邊地區市場價格。“我們現在盡可能保護公司基地奶農的利益,公司儘管承擔了較大的奶源收購成本,但企業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有了穩定的原料供應,企業才能穩步發展。”該公司副總經理徐化春説,企業目前有30多家奶源基地,與基地奶農建立了較為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並在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提供支援。

  本報記者王岩張晨

  曉勇吳瓊新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