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資“鯰魚”攪動寬頻市場

  • 發佈時間:2015-01-07 05:38: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鼓勵民間資本以多種模式進入寬頻接入市場,這是繼行動通訊轉售業務開放之後,我國電信領域深化改革的又一重大舉措,這一舉措將充分發揮民間資本靈活、創新的優勢,促進寬頻網路基礎設施發展和行業服務水準提升

  繼行動通訊市場開放之後,工業和資訊化部于2014年底發佈通告,再向民間資本開放寬頻接入市場,首批開放上海、廣州等16個試點城市。

  “毋庸置疑,這將充分發揮民間資本靈活、創新的優勢,鼓勵民間資本以多種模式進入寬頻接入市場,促進寬頻網路基礎設施發展和業務服務水準提升。”工業和資訊化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工信部此次下發的《關於向民間資本開放寬頻接入市場的通告》提出,民營企業可以3種方式進入寬頻接入市場。第一種是自建寬頻接入網業務所需的基礎設施,並以自有品牌為用戶提供寬頻上網服務。第二種是以資本合作、業務代理、網路代維等多種形式和基礎企業開展合作,分享收益。第三種是擁有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業務(ISP)經營許可證的民營企業,從基礎電信企業租用接入網路資源,以自有品牌為用戶提供寬頻上網服務。

  對此,劉多解釋説,第一種方式很好理解,第二種方式是民營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之間的一種合作方式,不需要業務資質。第三種是鼓勵有ISP業務資質的民營企業積極開展寬頻上網轉售服務,不能自建寬頻網路設施,但可以自有品牌為用戶提供寬頻上網服務,擁有ISP業務資質的企業才能參與經營。

  寬頻接入市場是塊大蛋糕。據統計,目前我國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只有40%左右,“按照發達國家70%至80%的寬頻家庭普及率水準,中國尚有1億家庭以上的寬頻市場空間。2014年,我國寬頻接入市場約為1400億元左右。”劉多説。

  “這就是寬頻最後1公里的市場。”賽迪顧問網際網路産業研究中心總經理耿岩表示,在這個市場已經有一些民營企業存在,比如方正寬頻、鵬博士、小區寬頻等,他們一般通過租用運營商的寬頻網路,再重新包裝成産品賣給用戶。

  “這些已經進入市場多年的民營企業顯然佔據優勢。但此次公佈的試點方案除了明確鼓勵有駐地網運營經驗的民營企業參加試點,也提出了許多具體要求,包括申請企業認繳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2000萬元人民幣,有3年以上電信行業從業經驗,具備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的能力等。這意味著,寬頻接入市場的放開對方正寬頻、鵬博士等企業的運維服務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耿岩表示。

  從2013年年底起至今,工信部共向42家民營企業發放了行動通訊市場的準入牌照。實踐表明,市場運營1年來,這些虛擬運營商們結合各自原有的業務優勢,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行動通訊服務,還有效推動了行動通訊資費的下降。由此可以預見,民資進入寬頻接入市場後也將帶來“鯰魚效應”,推動寬頻服務的豐富和資費下降。

  虛擬運營商並不自建行動通訊網路基礎設施,而是從三大運營商購買行動通訊服務再包裝。而在寬頻接入市場中,民營企業不僅能自建基礎設施,合作對象也更多,除了三大運營商還有廣電網路公司。目前,在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廣電網路公司可以開展寬頻接入業務。三網融合第二階段雙向進入試點後,將有更多城市的廣電企業可以開展寬頻業務。

  然而,行動通訊市場也存在許多失敗的案例,寬頻接入市場更是困難重重。“我剛住進這個小區時,圖便宜,用了1年小區寬頻,速度慢、經常斷網,第二年趕緊換了聯通的寬頻。”家住北京市豐台區西馬金潤小區的唐茉告訴記者。

  “小區物業公司在寬頻接入最後1公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耿岩指出,比如西馬金潤小區的業主還可以選擇寬頻接入服務,而在一些老舊小區,物業公司壟斷了寬頻接入,住戶只能選擇小區寬頻。未來,民資進入寬頻接入市場也將面臨這一問題。

  此外,民營企業能否推出結合自身特色優勢的産品,也將決定其能否在寬頻接入市場中掘金。對此,劉多建議,民營企業在寬頻接入市場中首先要找準定位和適合自身的發展方式,更要努力進行業務産品創新,開發差異化、競爭力強的産品滿足用戶需求。

  題圖 日前,已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通信服務提供商遠特通信,推出了行動通訊轉售業務品牌“信時空”。圖為該品牌發佈會現場。 墨 林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