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陸空競爭放開手腳

  • 發佈時間:2015-01-07 00:31:5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發改委日前宣佈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下放1項定價許可權。這是去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宣佈推進價格改革以來放開和下放的首批價格。

  在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中,包括至少8項交通運輸産業項目的服務類價格佔了大頭;而服務類價格中,除了物業收費和小區停車收費外,對社會和市場有較大影響的,則屬鐵路客運專線和101條航線價格的放開最為顯著。

  高鐵票價放開影響深遠

  下放服務價格的交通行業,分佈在鐵路、民航、水路等3個領域;下放管理權的是管道輸送業務。

  鐵路方面,放開鐵路散貨快運、鐵路包裹運輸價格,以及社會資本投資控股新建鐵路的貨物運價、客運專線旅客票價等4項運輸價格。因為這些是“具備競爭條件的鐵路價格”。

  的確,目前,在鐵路運輸領域,散貨快運早已與多如牛毛的公路貨車構成競爭,鐵路不僅不具備壟斷屬性,而且便利性和靈活性遠不如後者;而鐵路包裹運輸一項,也面臨著主要為私營的快遞業的競爭,在服務網路和“最後一公里”上,往往後者更勝一籌。

  放開社會資本投資控股新建鐵路的貨物運價以及放開客運專線旅客票價,前者是為了吸引體制外的資本投資鐵路産業,而後者則社會影響巨大:到2014年底,包括時速250公里以上的線路在內,中國的高速鐵路歷程已經達到12000公里,這麼大的高鐵網路實行自由定價,按説春運期間是最有利的時機,不過今年春運售票上月已經開始了,現在漲價是不可能的。至少今年春運的機會是過去了。不過,目前雖然不會立即帶來漲價,但定價權的下放後,高鐵項目公司可以隨時根據需要上浮或下調票價。考慮到鐵路目前債務率很高,許多高鐵項目收入低於成本,所以至少到今年暑運,高鐵漲價的可能性很大。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許坤林指出,放開這四項鐵路運輸價格,有利於鐵路運輸企業改革貨運組織方式,提供貨主需要的服務;有利於調動社會資本投資鐵路建設積極性,促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有利於促進公路、鐵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競爭,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自由定價的航線不到一成

  正是因為有了高鐵等新型地面交通的競爭,所以才有了國家發改委下放101條短途航線機票價格管制的兩項舉措。

  這是民航價格管理改革的繼續。此前,為了賦予航空公司與高鐵的競爭時的自主性,民航局和發改委曾在2013年10月進行過一輪定價改革:允許國內機票價格不設下限,並將首批31條航線從政府指導價改為市場調節價。如今新增101條這樣的航線後,今年將總共有132條國內航線的機票價格可以由航空公司自主決定。

  記者發現,這些航線連接的城市的航線,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京廣、京滬等高鐵上下並駕齊驅,構成競爭態勢,並且距離多在1000公里以下,航班飛機與下面的高鐵或者動車的競爭,是綜合性價比的比拼。航程越短,則競爭力越遜於高鐵;

  另外一類則競爭如態勢不很明顯。比如廈門、大連、桂林等與周圍省份二三線城市的航班,則沒有同行的高鐵,有的甚至連高速公路都沒有。這樣的航線下放定價權,很可能刺激票價上漲,旅客選擇餘地不大。

  但總體而言,132條航線自主定價,並不意味著大規模的機票漲價或降價。

  首先,根據民航局統計數字,2013年全國共有2876條定期服務航線,其中國內航線2449條,因此下航空公司能夠自由定價的航線僅僅佔到5.3%左右,仍然有大量航線的機票需要按照政府指導價來制定價格。也就是説,可自主定價的132條航線,所佔比例仍不到一成。其餘的仍將執行政府指導價。

  其次,由於設置了上浮比例限制和航空公司調價的次數和頻率限制,預計機票價格上漲的範圍也會非常有限。

  至於民航貨運價格的下放,固然有地面交通的競爭的因素,但是,民航貨運價格水準較地面交通高得多,其服務對象通常都是高價值的精密電子産品或海鮮類食品,因此民航貨運壟斷性相對要強。價格放開後,競爭將主要局限在行業內部。

  集裝箱裝卸是港口業核心

  水運方面放開集裝箱裝卸、國際客運碼頭作業等勞務性收費,以及船舶垃圾處理、供水等服務收費價格,由現行按作業環節單獨設項收費改為包乾收費、綜合計收,不得另行對貨主和旅客收取費用。

  記者發現,由於文件在文字表述上沒有明確“集裝箱裝卸、國際客運碼頭作業等勞務性收費,以及船舶垃圾處理、供水等服務收費價格”是一項、兩項或者多項,所以這次放開的交通運輸産業服務項目,也許不止是7項,有可能更多。不過,最具影響力的,其實只有集裝箱裝卸一項。因為水運作業主要有船運和裝卸兩項業務,與“國際客運碼頭作業等勞務性收費,以及船舶垃圾處理、供水”等相比,集裝箱裝卸通常是港口裝卸中利潤率最高的部分,是碼頭行業中的核心或要項目。管道服務定價關乎民營能源

  在管道領域,將省級行政區域內執行的短途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許可權下放到省級管理。目前,國內管道運輸的對像是石油和天然氣兩類。由於用戶主體相對單一,只有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且中石油、中石化兩家的管道幾乎是自家專用,所以下放運輸管理權,基本不會對市場産生太大的影響。

  不過,隨著民營能源企業主體的壯大和打開市場的壟斷,處於天然壟斷地位的能源管道將公用化,定價權的管理對他們關係重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