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部舉行新聞發佈會,有關負責人解讀浙江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發展試點省建設等相關情況——推進現代生態迴圈農業 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 發佈時間:2015-01-06 17:43:00  來源:中國農業資訊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6日,農業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發佈會,向公眾介紹近日農業部和浙江省政府簽署的關於共建現代生態迴圈農業試點省合作備忘錄的相關情況。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唐珂表示,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迴圈農業,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是保障糧食安全、農産品品質安全和農産品産地環境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舉措,對於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當下現代生態迴圈農業建設的現狀如何?

  唐珂介紹,近年來,各級農業部門緊緊圍繞服務現代農業建設,不斷加大農業資源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努力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取得了積極成效。

  唐珂從五個方面來説明我國目前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現狀:

  一是農業環保和農村能源工作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已建成由2個國家站、33個省級站、300多個地級站和1700多個縣級站組成的農業環境保護工作體系;建成由1個國家級、41個省級、343個地市級、2675個縣級和9976個鄉級機構組成的全國農村能源管理推廣體系,成為農業環境監測與管理、污染防治和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堅實力量。

  二是耕地重金屬污染防治取得新突破。啟動全國農産品産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普查,建立監測預警機制,建設重金屬污染治理修復示範區和開展禁止生産區劃分試點工作。

  三是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再上新臺階。在全國建立農業面源污染監測網路,及時掌握農業面源污染動態變化;在太湖、巢湖、洱海和三峽庫區等重點流域,建設了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範區。

  四是農田殘膜污染防治邁出新步伐。在甘肅、新疆等10個省區180個縣實施了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的農業清潔生産示範項目,新增殘膜加工能力8.1萬噸,新增回收地膜面積3400多萬畝,初步構建了地膜回收加工體系。

  五是現代生態迴圈農業建設得到新提升。先後兩批建設國家級生態農業示範縣100余個,帶動省級生態農業示範縣500多個,建成生態農業示範點2000多處,連續多年實施了10個迴圈農業示範市建設。

  推進現代生態迴圈農業試點建設的重點任務有哪些?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任務,要求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迴圈農業,並將其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農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和有效途徑。

  據唐珂介紹,農業部下一步將和浙江省共同推進浙江現代生態迴圈農業試點省建設,力爭在未來3-5年內實現“兩減少、三基本”目標。通過試點省建設,要在現代生態迴圈農業制度設計和長效機制方面創新出一些規律性、系統性的成果。

  浙江在生態農業試點省建設方面有哪些創新之舉?

  浙江省農業廳廳長史濟錫表示,浙江人多地少,依靠傳統的資源消耗和物質投入的粗放型生産經營方式難以為繼,為此,浙江省提出了“治水倒逼促轉型、生態興農美田園”和“産管並舉促提質、安全放心美生活”的“兩美農業”建設目標。試點省成為在更高平臺上建設“兩美農業”、深入實施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戰略的創新舉措。

  當前,浙江省農業發展同樣面臨農業資源短缺和生態約束趨緊這兩道“緊箍咒”的制約,突出表現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壓力大等方面,對農業轉型發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環境倒逼。通過試點省建設,有利於加快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實現集約發展、可持續發展。

  浙江省具備哪些試點省的良好基礎?

  史濟錫認為應從三個方面來詳解:

  一是現代生態迴圈農業實踐成效初步顯現。去年以來,全面開展農業水環境治理,依法重新劃定畜禽養殖禁限養區,目前已關停搬遷禁養區養殖場戶7.4萬家,調減生豬存欄564萬頭;對生豬存欄50頭以上的養殖場,分年分批、逐場逐戶開展污染治理與生態化提升;同時,一系列以肥效提升和有機肥替代,病蟲害統防統治、綠色防控等從源頭化肥、農藥減量控害行動已全面推進。

  二是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發展制度體系已初步構建。2014年,浙江省政府制定《關於加快發展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的意見》。生態迴圈農業發展的法律、政策和規劃保障體系已得以基本構建。

  三是浙江試點省建設的路徑圖已經繪就。根據部省合作備忘錄、試點省實施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和當前農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新需求。浙江省提出力爭通過3年(2015-2017)左右時間的努力,全面推進“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實現,即農業用水總量控制,化肥、農藥施用總量減少,畜禽養殖糞便與死亡動物、農作物秸稈、農業投入品廢棄物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形成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發展體系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實施試點省建設將從何處發力?

  史濟錫説,實施試點省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包括通過實施“十百千萬”示範創建、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化肥農藥減量、清潔田園推進、農業節水、生態模式與技術整合推廣、農産品品質提升和生態自覺提升等八大專項行動,工作的著力點主要是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抓生態佈局。按照主體功能區、農業“兩區”建設規劃和農牧結合、迴圈利用要求,在種養業空間和及産業內部實行生態化佈局,形成産業迴圈。

  二是抓治污攻堅。以環保的硬約束為底線,以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為重點,集中精力打殲滅戰。全面完成禁養區養殖場關停搬遷,完成年出欄生豬30萬頭以上的畜牧主産縣(市、區)死亡動物無害化集中處理廠建設,並建立完善長效運作機制;2015年底,全面完成年存欄50頭以上畜禽養殖場(戶)污染治理和生態化提升,並進行達標驗收。

  三是抓肥藥控減。到2017年,全省氮肥使用量比2013年減少6%;化學農藥使用量比2013年減少9%;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力爭達到90%以上。

  四是抓迴圈利用。加大畜禽養殖排泄物、農作物秸稈、食用菌種植廢棄物,以及沼液、沼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力推廣廢棄物迴圈利用模式,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及無害化處置。壯大“三品一標”農産品總量和規模,到2017年,全省主要農産品“三品”認證面積比例達到50%以上。

  五是抓示範引領。在湖州、衢州兩市和16個縣(市、區),打造全境域推進、全領域覆蓋的生態迴圈農業示範縣,構築縣域大迴圈;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産功能區建設,建成110個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示範區,形成園區中迴圈;培育1000個以上示範主體,形成一批生態農業主體小迴圈樣板;通過畜牧養殖場整治提升,建設1萬個以上生態牧場。

  六是抓機制建設。按照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統籌、具體實踐與機制建設相並進的要求,不斷創新探索符合浙江實際的現代生態迴圈農業推進機制、監管機制、評價機制、連結機制和保障機制,努力建立健全法律約束、政策支撐、市場化運作有效銜接的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