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評論:日本戰爭記憶面臨斷代 安倍帶頭遮掩翻案

  • 發佈時間:2015-01-05 08:5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劉小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是二戰結束70週年。日本明仁天皇1日發表新年感言,表示日本應該以戰後70週年的節點為契機,充分學習肇始於“滿洲事變”(即“九一八事變”)的這場戰爭的歷史,思考日本今後走向,這是當下極其重要的事情。而據外媒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今年訪美期間發表關於二戰的演講,向亞洲鄰國“喊話”。

  耐人尋味的是,在明仁天皇發表這番敦促之言前不久,日本媒體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關於二戰的記憶在日本人中逐漸淡忘,特別是年輕人。接受調查的人群中,53%聽過父母或者祖父母輩講述戰爭經歷,46%沒聽過。30歲年齡段的人中,57%沒有聽過;20歲年齡段中,比例升至60%。日媒稱,考慮如何把戰爭記憶傳遞下去的時期已經到來。

  歷史是照亮未來的一盞明燈。正確傳遞那段沉甸甸的戰爭記憶,不僅僅是長輩講述就能完成的,國家和社會層面對那段歷史的態度更為重要。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日本的那盞明燈卻籠罩在一團迷霧中。

  作為日本國家領導人,安倍本應是日本的頭號“歷史掌燈人”,但卻帶頭施放起曖昧的“煙霧彈”。

  安倍及其內閣官員曾多次在各種場合表示要反省戰爭,總體上繼承歷代內閣的立場,但實際上做的卻欠缺誠意,其表態甚至有違心之嫌。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安倍在2014年12月14日表示會反省過去的戰爭,但卻明顯對承認日本侵略和殖民統治的“村山談話”“感到彆扭”。而在當月1日,面對記者關於二戰責任的提問,安倍更是耍起了滑頭,狡黠地回答稱,“戰爭的發生有不同的原因,這一些都有待歷史學家去判斷。至於為何無法阻止那一場戰爭的發生,也有不同的論文和觀點。”

  與口頭上反省的遮遮掩掩、閃爍其詞相比,安倍們在試圖為歷史問題翻案上,卻興奮地如同打雞血一般。“河野談話”承認強徵“慰安婦”並進行了道歉,而2014年2月份,日本卻掀起一股試圖修改“河野談話”的逆流,欲重新調查作為“河野談話”出臺依據的原“慰安婦”證詞是否真實可信,安倍更是公開跳出來表示驗證機不可失。日本右翼勢力也利用《朝日新聞》撤回關於強徵“慰安婦”報道大做文章,意圖為罪惡歷史翻案。在醉心於搞小動作的同時,安倍政府卻對“慰安婦”的證言充耳不聞。日本長期從事性暴力案件訴訟的律師角田由紀子錶示,“對日本政府不採用受害‘慰安婦’證言的做法難以理解”。

  在模棱兩可的反省與亢奮難抑的翻案的背後,是日本社會近年來一些值得國際社會警惕的“日本驕傲”思潮。安倍公開聲稱“奪回強大日本”、“日本有驕傲歷史”並非偶然現象。近年來,日本公映了《坂上之雲》、《男人們的大和號》等影視劇。其中,獲得熱映的《坂上之雲》無處不在宣揚日本所謂富國強兵的榮耀,滲透著日本“被迫”發動甲午戰爭等錯誤的歷史觀。與《坂上之雲》類似的是,《男人們的大和號》也刻意展現日本軍艦“高大雄偉”形象,以及日本軍人的所謂“犧牲”精神,卻都回避了日本侵略勢力給亞洲鄰國帶來的巨大苦難。日本那段所謂“驕傲史”的另一面,是受害國人民的纍纍白骨,而這些,日本右翼勢力卻輕描淡寫,甚至乾脆否認!

  説到這裡,一些日本人士聲稱,對於歷史問題,我們已經道歉過了。然而,日本領導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歷史觀問題上挑戰鄰國感情底線,並意圖謀求軍事鬆綁,在外交上對鄰國採取敵視態度,這又如何能治愈一再被撒鹽的歷史傷口呢?又哪來的道歉誠意呢?

  解鈴還須繫鈴人。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日前在接受日本《讀賣新聞》採訪時指出,日本若選擇了具有攻擊色彩的外交,那必將引起區域國家對它的不安,日本今後要在國際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必須對此加以討論。在日本年輕人關於二戰記憶面臨斷代之際,思考今後的走向,化解國家乃至地區未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日本的“掌燈人”乃至整個日本社會,還得將大和民族中的“和”字真正轉化為與鄰居們的歷史和解、和諧共處,而非跑到大洋彼岸找張虎皮,兜著圈子説話。(文/劉小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