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航華東局:支援國産民機事業責無旁貸

  • 發佈時間:2015-01-02 08:32:15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柏蓓

  2014年12月30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為我國首款噴氣支線客機ARJ21-700頒發了型號合格證,這是中國民航第一次嚴格按照CCAR25部適航標準進行審查的國産飛機項目。中國民航舉全國之力,集聚了國內最優秀的一批適航審查工作人員用了近12年的時間,完成了對這款國産客機的適航審查。因民機項目落戶上海,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代表民航局肩負的重任、提供的支援和作出的貢獻也是不可不説的。

  正在打造服務型政府的華東局,這幾年一直將民機審定工作列為每年的工作重點,始終保持與民機製造企業的良好溝通,支援民機製造業在華東、上海地區的發展。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局長蔣懷宇説:“大飛機項目(包括ARJ21-700支線飛機項目)落戶上海,華東局責無旁貸,全力以赴推進大飛機項目。我們會一直這樣幹下去,還要動員華東地區民航全行業來支援大飛機項目。”

  肩負“組長單位”重任

  民航局于2003年1月20日收到了ARJ21-700型飛機的型號合格證申請,受理此申請後,于當年9月召開首次型號合格審定委員會(TCB)會議並成立審查組。華東局按照民航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ARJ21-700型飛機型號合格審定中發揮了主要作用。

  華東局是ARJ21-700型飛機型號合格審定組長單位,負責與申請人的溝通、聯絡和協調,組織開展審查活動,處理審查代表之間或與申請人之間在審查工作中出現的爭議,協助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影子審查團隊開展審查活動。

  ARJ21-700型飛機型號合格審查組是一支由民航幾大管理局、航空院校、科研單位的適航審定專家組成的“國家隊”。在這支60人的隊伍中,來自華東局的技術專家就有32位,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ARJ21-700型飛機型號合格審查組第一任組長吳堅剛剛從華東局副局長的位置上退休不久,而繼任者沈小明則是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主任,審查組副組長錢惠德是華東局適航處的副處長。

  傾心組建上海審定中心

  民航局一直高度重視ARJ21-700型飛機的審查工作。隨著飛機的研發進度,2006年底,民航局決定組建我國民航運輸類飛機審定中心。2007年1月,民航局發函華東局:為加強航空器適航審定工作,以適應我國民用航空製造業發展的需要,尤其是滿足ARJ21-700飛機項目適航審定工作的需要,經研究決定,成立“中國民用航空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承擔民航運輸類飛機項目適航審定的技術支援工作。上海審定中心為華東局直屬事業單位,其業務接受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的監督指導協調。

  上海審定中心的成立不僅面向ARJ21-700飛機項目的適航審定工作,當時大型飛機研製已列入《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年~2020年)》。“民機發展,適航先行”,民航局集中國內運輸類飛機適航審定方面各個專業的專家,組建了這支高起點的適航審定隊伍,而華東局按照上級部署對中心的建設則是“傾其所有”。用蔣懷宇的話來説,就是“要人給人,要資源給資源”。

  2007年3月28日,中國民航上海航空器審定中心揭牌。審定中心成立之後,華東局適航審定處逐步將包括ARJ21項目在內的運輸類航空器的適航審定技術工作移交。此前,按照地域管理的分工原則,華東局負責華東地區的航空設計和製造業的適航審定技術業務、行業管理和相應的證件管理工作,行使政府職能。上海審定中心成立後便按照項目管理的方法,負責起國內運輸類航空器的適航審定技術工作,行使技術支援的功能。

  按照民航局構建適航體系的三層架構,民航局負責適航政策法規的制定,華東局行使行業指導、轄區管理,審定中心負責技術審查、項目管理。其中,審定中心下設10個專業室,包括綜合辦公室、飛行性能室、結構強度室、電子電氣室、機械系統室、製造檢查室、持續適航室、試飛室和航空器評審室等。

  打造局方試飛隊伍

  擁有一支局方自己的試飛隊伍和建立一套完整的試飛體系,是中國民航多年來的夢想。在上海審定中心成立後,華東局克服重重困難,從民航運輸類飛行員中選拔了3名政治素質過硬、駕駛技藝高超、具有工程背景、英語流利的飛行員作為試飛員出國進行培養,組建中國民航運輸類飛機的專職適航審定試飛隊伍,填補了我國適航審定系統試飛能力的空白。

  在對ARJ21-700型飛機進行型號合格審查的過程中,民航局作為代表公眾利益的局方需要根據CCAR25部的要求進行各種試驗飛行,以確定飛機性能符合適航標準要求。2012年2月24日,局方為ARJ21-700飛機頒發TIA(型號檢查核準書),並授權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試飛工作小組完成局方審定試飛任務。剛剛學成歸國的試飛員張放、趙志強、張惠中和試飛工程師張海濤、徐駿馳、屈展文便擔負起這個重任,他們和審定中心飛行性能室主任揭裕文、副主任張彤一起組成的試飛團隊,從那天開始一直奮戰在ARJ21-700飛機審定試飛的第一線。

  ARJ21-700飛機局方審定試飛從2012年2月29日~2014年12月16日,歷時34個月,中國民航試飛團隊在5架試驗機上累計進行了761架次,共計1141個飛行小時的審定試飛。審定試飛科目中包括失速速度、大側風、自然結冰、模擬冰型、振動以及抖振邊界、最大剎車能量等多個國際公認的高風險試飛科目,試飛航線更是遍佈全國,遠至海外。他們在試飛中完成了中國民航史上多個“第一次”,填補了多項在國內適航審定試飛工作中的空白,為中國商用飛機産業的發展與空中飛行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蔣懷宇説,華東民航人翹首以盼ARJ21客機飛臨浦東,像一位助産士迎接嬰兒那樣滿懷喜悅的心情,從此中國飛行員可以駕駛自己的渦輪噴氣客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這是民航人和航空工業人攜手創造的傑作,歷經12載研發、製造、審定、試飛,共同走出了一條符合國際慣例的中國民機研發審定的成功之路。其間,審定隊伍和廠家研發隊伍榮辱與共、相互依存、共同成長。華東局將在ARJ21-700型飛機完成取證後,繼續做好持續適航審定工作和航空器評審工作,為ARJ21飛機的優化改進繼續努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