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新社評出2014年世界經濟十大新聞

  • 發佈時間:2014-12-31 21:4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電2014年的天空,有許多“黑天鵝”掠過——美國經濟學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以這一意象形容那些出人意料、給全局帶來強烈變數的大事件。在過去的一年裏,全球經濟既充斥著“黑天鵝”式的危機,亦有著中美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等消息帶來的希望。

  失聯陰霾重創航空企業

  年內,馬航先有MH370失聯,再有MH17遭擊落。12月,馬航宣佈正式停牌。12月28日,噩耗再傳,亞洲航空QZ8501從印尼飛往新加坡途中失聯。兩天后,飛機殘骸和遇難者遺體被發現。

  受其影響,亞航股價重挫,而此事不僅重創有關企業,亦將影響到各國民眾正在謹慎復原的赴東南亞旅遊信心。

  油價金價此消彼長

  國際油價年內經歷了斷崖式下跌。截至12月底,油價從6月的每桶超過100美元腰斬至50美元上下,刷新近五年來新低。

  外媒分析,國際石油生産商或已陷入“囚徒困境”:對各家來説,最有利的情形都是對手減産,自己增産。油價似乎正陷入“跌跌不休”的死迴圈。

  年底,曾在10月跌破每盎司1200美元的關鍵水準的金價卻在年末收復失地。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金價受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緊張影響出現上揚。

  俄經濟罹患“重感冒”

  今年以來,經歷連續貶值後,盧布兌美元匯率在12月中旬左右一度低至1美元兌80盧布,遠遠低於2014年上半年1美元兌換30至35盧布的平均匯率。

  油價下跌和西方制裁交困之下,俄羅斯總統普京坦言,俄經濟需要兩年時間來恢複元氣。但他堅稱,困難只是暫時的,兩年後,俄羅斯經濟必然會恢復增長。

  ?

  美歐日QE“三方演義”

  2014年,一邊是年底迎來經濟數據全面向好的美國,正逐步徹底退出QE(量化寬鬆政策);另一方面,“久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歐洲版QE何時落地,為復蘇乏力的歐元區注入強心劑,頗引人關注。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埃裏克·伯格洛夫表示,眼下要使歐洲的增長重新上路,各國政府非常需要財政刺激、貨幣工具。市場普遍預期,歐洲版QE將在2015年出爐。

  同期,日本政府推行的“安倍經濟學”最重要內容之一,便是不斷加碼量化寬鬆在內的刺激政策。12月末,日本內閣更是通過了3.5萬億日元(約合290億美元)的所有經濟刺激方案,但連續兩季度陷入萎縮的日本經濟能否借助這一“強心劑”復蘇,仍遠未明朗。

  日本政經糾纏待解

  困擾日本的更大問題,在於其如何放棄與鄰國中韓交惡的言行,令中日韓三國政經交流重回正常軌道。

  安倍晉三在其領導的第三屆內閣啟動記者會上表達了與中韓兩國改善關係的意向。針對中日關係,安倍強調,“將在戰略互惠關係之下,從大局出發不斷展開各層面的對話,推動關係發展。”

  中美攜手應對氣候變化

  2014年被世界氣象組織稱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作為全球最大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國,中美兩國于11月共同發佈《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注入強大動力。

  這一富有雄心的減排計劃,激勵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鬥志,也為12月利馬氣候談判最終取得成功注入了動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稱讚中美兩國為解決“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問題樹立了典範。

  網際網路漸入“後美國時代”

  隨著斯諾登事件的引爆,美國一家獨大的網際網路格局飽受質疑。11月在烏鎮舉行的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中國正試圖以更加自信和積極的姿態去參與國際網際網路規則的制定。

  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研究者、北京大學教授胡泳斷言:“毫無疑問,我們已經來到了全球網際網路的後美國時代。”

  中國謀劃全球“生意經”

  同在11月,時隔13年後,APEC(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周再度回到中國。

  這一屆APEC,中國領導人全力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亞太自貿區與“一帶一路”,加上年內先後敲定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等重大機制創新,逐步描繪出一幅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的全新“生意經”。

  阿裏刷新美國IPO紀錄

  2014年9月19日,紐交所鐘聲響起,改變了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馬雲躋身新晉中國首富。當天,美國和全球媒體中了魔咒般一遍遍念著“Alibaba”。

  而12月,中國最大的商業地産商萬達選擇在香港上市。人們讚嘆中國企業造富能力強勁、走出去步伐雄健之餘,更多是喟嘆A股市場緣何留不住優質企業。

  反壟斷大戲不斷上演

  世界許多國家在2014年均加大了反壟斷執法力度,致力於維護市場公平。據統計,年內全球僅汽車零部件行業反壟斷調查便開出罰單逾44億美元,美、加、澳大利亞、日本、南韓、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開出了罰單。金融業亦是反壟斷罰款的“重災區”,美歐等地開出了數以十億美元的罰單。(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